大眾網
讀懂兩會②|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新變化?
2021
滿倩倩
3月5日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片來源:新華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擘畫新藍圖,書寫新篇章。3月5日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和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新變化?
政府工作報告首設“兩版本”:總理宣讀簡版,代表審議完整版
記者注意到,總理作報告時長僅為1小時左右,比往年縮短。據新京報報道,原來,這是為了配合壓縮會議時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設置了兩個版本,一個長版本,一個短版本。
李克強總理宣讀的報告是精簡版本,會場發給代表們進行審議的,則是完整版的政府工作報告。經人大代表審議通過,并向社會公開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將會是“全本”。
本次大會共安排三次全體會議,大會議程共有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10項。會期適當縮短,但要素不減,將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召開各項會議。
報告結構調整:突出“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和重大任務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結構上有很大變化。整個政府工作報告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2020年工作回顧,第二部分是“十三五”時期主要成就,第三部分是“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最后一部分是202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
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一般是由過去一年的工作回顧、新一年的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三部分組成,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增加了“十三五”時期成就和“十四五”時期目標兩部分。
2021年這一年的特殊性不言而喻。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還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這注定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歷史地位非同一般。
尤其是“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著重提到: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
這些目標,既描繪了藍圖,也指出了發展路徑,更充分體現了中國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的堅定信心。“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無疑成為中國發展的主旋律。
恢復設置GDP目標增速:6%以上
有了“十四五”規劃的大目標,也要確立好2021年發展的小目標。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目標是各界最為關注的內容。去年由于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的不確定,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將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設定為6%以上。
報告解釋稱,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體現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后目標平穩銜接,有利于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6%的增速兼顧了眼前和長遠,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是對于歷史目標的合理銜接。這也意味著,中國未來的發展將更注重高質量發展。
盡管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外部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但是中國依然有底氣、有信心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責任編輯:劉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