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呂原
手機查看
東京奧運比賽正式鳴哨!時隔五年,這一體育盛宴終于回歸。中國代表團表現如何?還有哪些精彩賽事?賽場之外又發生了什么故事?7月21日起,海報新聞策劃推出“海看奧運”欄目,帶你跨海看奧運!
獎牌榜
中國代表團
【花樣游泳】
花樣游泳雙人自由自選決賽,花樣游泳黃雪辰孫文雁獲得銀牌。兩人的節目名為《蛇》,賽后,兩人表示,想通過演繹水中之“蛇”展現兇猛與柔美,而并非簡單的“青蛇”或“青白二蛇”。同時兩人還有一個小小的私信,由于俄羅斯奧運隊花游選手的“蜘蛛”“吞”下去。
而獲得金牌的俄羅斯奧運隊,在這個項目上擁有絕對的統治力,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六屆奧運會的金牌從未旁落。
【田徑】
在今天進行的女子七項全能比賽中,中國選手鄭妮娜力亮相,在第一日的比賽結束后,鄭妮娜力暫時排名第十。
鄭妮娜力是中國第一位歸化田徑選手,1998年她出生于加拿大。她的外婆是世界跳高名將鄭鳳榮。鄭鳳榮1937年生于濟南,1953年入選國家隊。1957年11月17日的北京田徑比賽中,鄭鳳榮成功地跳過了1.77米,打破了1.76米的世界紀錄。因而成為我國第一位打破世界紀錄的女運動員,也是我國第一位打破田徑世界紀錄的運動員,是1936年以來亞洲第一位打破田徑世界紀錄的運動員。而鄭妮娜力的外公,也是我國的跳高名將段其炎。2018年,鄭妮娜力向國際田聯遞交申請,宣布加入中國國籍。
【籃球】
在女籃1/4決賽中,中國隊以70:77負于塞爾維亞,未能進入四強。賽后中國隊主帥許利民肯定了女籃的表現:“整個奧運會,中國女籃的表現超乎想像,完成了比賽任務和計劃,正常的超出了我們的預想,這一點我很欣慰。教練和團隊都沒有遺憾,我們做得非常好。我對這支隊伍有信心,她們將來一定能夠站在奧運會獎臺上。”
至此,中國在三大球項目上的所有隊伍已經全部出局。
【拳擊】
兩屆世錦賽亞軍得主,中國名將谷紅經過三節比賽的爭奪,經過裁判打分以4-1擊敗美國名將、2019年泛美運動會冠軍奧謝瓊斯,晉級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拳擊沉量級決賽!這也創造了中國女子拳擊的歷史。
決賽中,她將對陣土耳其選手蘇梅內利。
【游泳】
游泳的最后一項比賽10公里馬拉松游泳在今天早上結束比賽,中國選手辛鑫位列第十。
【乒乓球】
在乒乓球女子團體半決賽中,中國隊3-0戰勝德國隊,在決賽中將對陣日本隊。
晚些時候進行的男子團體半決賽中,中國隊3-0戰勝韓國隊率先進入決賽,將對陣德國隊。
重點賽事
【田徑】
今天的田徑賽場決出了短跑的另一塊重量級獎牌,男子200米決賽鳴槍。加拿大選手德格拉斯戰勝3名美國選手以19秒62奪冠。三位美國選手分列二三四名。
【拳擊】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拳擊蠅量級比賽,日本拳擊手田中亮明打進四強,鎖定一枚獎牌。在與哥倫比亞拳擊手馬丁內茲進行的比賽中,他都被打趴了,但裁判一致判罰田中亮明取勝。
此前他對陣中國選手胡建關,有很多犯規動作。胡建關賽后發布微博稱“輸得有點無奈”。
賽后,田中亮明被輪椅推走,甚至需要吸氧,而對手安然無恙。網友吐槽田中明亮最后的頒獎可能是:“醒醒,給你發金牌了!”
賽場內外
【注意!在售同款奧運口罩均為假貨】
“奧運口罩”捐贈方發布聲明強調,“奧運口罩”僅捐贈給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使用,在售的所有奧運口罩都是假冒商品。
奧運百科
【X項全能到底有哪些比賽?】
鄭妮娜力在跳高比賽中
在田徑比賽中,有一個“全能型”項目,就是“X項全能”,其中男子是十項全能,在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是正式成為比賽項目,包括100米跑 、跳遠、鉛球、跳高、400米跑、110米跨欄、鐵餅、撐竿跳高、標槍、1500米跑。而女子是七項全能,包括100米跨欄跑、跳高、鉛球、200米跑、跳遠、標槍、800米跑。比賽成績是按照國際田徑聯合會制定的專門田徑運動全能評分表,將各個單項成績所得的評分加起來計算的,總分多者為優勝。
這是一項非常年輕,但十分高難度的項目,對運動員的整體運動能力要求極高,只有經過多年全面系統訓練,在所有項目全面提高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特長項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實際上,在這項運動的發展過程中,裁判們設計了復雜的計分系統以保證在一項比賽中占盡優勢的運動員的得分不會高于在幾項比賽中成績都較好的運動員。每一項比賽的得分都取決于該項目的評分標準,奧運會根據世界紀錄制定出一個得分對應表格,由選手的成績在表格中換算成分數,然后相加得出總分。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呂原 綜合中新網、視覺中國、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