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鄭昊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濟南報道
競技場上,從不乏英雄。7月24日,當侯志慧以抓舉94公斤、挺舉116公斤并以總成績210公斤奪得女子舉重49公斤級的金牌后,這位曾經被稱作“小猴子”的舉重運動員臉上,已經有了淚水。
侯志慧為中國代表團收獲第二枚金牌
如果不是5年前的那次膝傷,或許在里約奧運會上侯志慧就已經站到了最高領獎臺上——在彼時距離奧運會開幕只有5天的時候,中國舉重隊突然宣布:48公斤級的侯志慧因膝蓋傷病被75公斤以上級的孟蘇平替換。
或許有人不明白,為什么在大賽前還可以換隊員?
這當然要從舉重這個項目的特別之處說起。
舉重這個項目其實挺殘酷,根據賽制安排,中國舉重隊東京奧運會滿額參賽名額是8人,男隊和女隊各有4人參賽。據了解,中國舉重隊中具備奧運會資格或者達到奧運會水平的,遠遠不止8人。
這也就意味著,有的運動員水平已經夠了,但到底能不能去最終仍然是個未知數——這同樣可以說明白,為什么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侯志慧可以在開賽前五天火速被替換。
于是我們在過往的奧運會舉重項目中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肌肉發達的“壯漢”或者“女壯漢”們,可以為了這塊金牌而奮不顧身。
這其中自然有成功的,諸如唐功紅。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最后一次試舉冒險舉起平時很少成功的182.5公斤,最終以2.5公斤的優勢險勝,奪得女子舉重75公斤級以上奧運金牌的那位選手,在當時幾乎是冒著生命危險進行著豪賭。
諸如占旭剛,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子舉重77公斤級決賽中,占旭剛完成不可思議的“大逆轉”。在抓舉以160公斤排名第四的不利情況下,他奇跡般地挺起了207.5公斤這個自己從來沒有舉起過的重量,以總成績367.5公斤與希臘選手米特魯持平,憑借體重輕蟬聯冠軍,成為中國男子舉重蟬聯奧運冠軍第一人。
占旭剛
當然也有過失利的,比如2016里約奧運會征戰的楊哲。在沖擊金牌的目標下,楊哲在挺舉比賽最后一把要了自己鮮有嘗試的227公斤,但尚未帶起杠鈴就被丟到了地上。盡管楊哲已經獲得了中國在該級別上的最好成績,但總成績定格在415公斤讓楊哲在那屆奧運會中與獎牌失之交臂。
我曾經問過楊哲是否后悔,楊哲的回答中,有那為了金牌不顧一切的豪情,也有那失掉奧運獎牌的些許懊惱。
但無論怎樣,站到了奧運賽場上,這些舉重運動員們就是用著自己的全部去“豪賭”。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侯志慧在獲得冠軍后會流出激動的淚水——5年的等待艱難而漫長,19歲遺憾錯過了里約,24歲更加成熟的她在東京等來了最盡情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