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青島晚報
手機查看
青島公共健身場所全面開放 跑步“擼鐵”重回市民生活
熬過難關 一切都在好起來!
近日島城夏意漸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轉,一度冷清的公共體育健身場所、健身機構重新變得熱鬧起來。本月9日,青島市體育局發布了“全面開放室外健身場所,室內健身場所通過預約、限流等方式全面開放”的通知。廣大健身愛好者們終于可以不再做“口罩俠”,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了。日前,記者走訪了島城幾處健身場所,近距離感受到青島這座城市所蘊含的體育熱情與時尚活力。
健身教練 劉教練
團課總算不再像私教課
防疫形勢向好,許多健身機構的團課現場也日漸熱鬧起來。位于香港中路某大型商場寫字樓4樓的某高檔健身機構里,詳細檢查了室內通風和健身器械消毒情況,核對完到課人數也調試過現場音響后,劉教練正式開始了當天中午以形體雕塑為主題的團課。隨著激昂而富有節奏的音樂響起,站在隊伍最前方的劉教練帶領著9名學員一起練了起來。他們一會兒舉著杠鈴上下翻飛,一會兒又借助踏板深蹲、起立……
“這個課程的目的就是刺激全身每一處肌肉,通過上千次重復刺激達到減脂、塑形的效果。所以說,它的訓練強度的確比較大。”劉教練向記者介紹說,“剛開始恢復團課的時候,教練和學員都必須戴著口罩上課。一堂課45分鐘練下來,憋氣是肯定的,我的口罩已經濕到能直接擰出水來。”
逐步恢復團課到現在已有一個月左右,最讓劉教練感慨的是上課人數的變化。“剛開始一堂課只有三個人上,硬是把團課上出了私教課的感覺!”不過如今疫情形勢好轉,前來預約上課的學員越來越多,劉教練的課堂氣氛也變得越來越好。“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現在我們還是會控制每堂課的人數,然后不斷提醒來上課的學員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讓劉教練倍感欣慰的是,幾個月沒見,會員們回來上課時身體并沒有嚴重走形。“可見大家在家里隔離期間還一直堅持運動,健身的習慣和意識還在。”身為兼職團課教練,劉教練的本職工作與醫療行業相關,此次疫情讓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不要等生病了才知道健康的意義,健身的功夫最好就是花在平時。只有免疫力更強,對抗疾病的效果才會更好。”
體育名宿 徐殿平
疫情讓沙灘柔道“回歸”沙灘
上周日,第一海水浴場沙灘上響起了久違的歡聲笑語。來自青島市柔道協會中日友好青島柔道館的30多名小學員,在沙灘上開心地參與著騎馬打仗、搶道服等小游戲,帶領大家一起活動的是今年已經64歲卻退而不休的青島柔道教父級人物徐殿平。“因為疫情的關系,太久沒見到這群孩子了,也太久沒跟大家這么輕松地玩游戲了,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變年輕了!”徐殿平說。
受到疫情影響,中日友好青島柔道館從春節至今始終處于休館狀態。“前不久,市體育局下發的通知里放開了對室外健身場所的限制,專家們也說在戶外保持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了,我覺得是時候把大家拉到沙灘上活動活動筋骨了!”徐殿平直言,青島柔道發源于沙灘,如今又回到沙灘,這在冥冥之中體現了一種傳承。
“我們在微信群里發了活動通知,原本以為頂多會來10個人,沒想到一下子來了30多個孩子。”徐殿平告訴記者,不僅孩子們玩得開心,一旁的家長們也難掩興奮,“換一種方式開展體育活動,我們在帶領大家健身的同時,也傳遞了一份信心與信念,我們一定能打贏‘抗疫’這場仗!”不過,道館的工作人員還是做了全面的防護準備,溫度計、消毒酒精等一應俱全。
因為有挺長時間沒有做技術訓練,教練們在活動當天只帶著孩子們進行了少量恢復練習,其他則是以趣味游戲為主。“大家的反響非常好,不少家長當場建議我們在道館開放之前,繼續定期在沙灘上開展訓練。”這一點與徐殿平的想法不謀而合,“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以后爭取一周去沙灘上練兩到三次。就算以后道館開放了,我也很想把這種活動形式一直保留下去!”
不僅如此,徐殿平還很有信心不斷將青島沙灘柔道項目推向世界舞臺。“雖然柔道項目在國內的推廣和普及程度一般,但青島沙灘柔道一直深受國際柔道聯盟、國際奧委會等機構的重視。”徐殿平坦言,“創辦并且推廣好世界沙灘柔道項目,對于提升青島這座城市的國際影響力也會是一大助力。”
退休老人 張楚云
最大心愿是早日“聚眾”晨練
一個工作日的清晨,當不少貪睡的年輕人還在與周公下棋時,62歲的張楚云已經完成了全部晨練任務,這個習慣她從退休便一直堅持到現在。如果不是循著伴奏的音樂,記者恐怕沒那么容易在一排灌木叢中找到正在晨練的張楚云。看到記者的出現,她麻利地將掛在旁邊樹杈上的口罩取下來戴上。“原來我們有四五個人一起練,都是小區里的老哥老姐。疫情期間,小區里不讓聚眾活動,大家就沒再練了。”張楚云告訴記者,呆在家里閑不住的她前陣子才在小區旁邊尋覓到了這處隱蔽的空地。“國家規定一定得遵守,不讓聚集,咱就自已在這練!”
不能晨練的日子里,張楚云讓女兒幫忙下載了許多太極拳、健身氣功的視頻,每天發到“練友”微信群里供大家學習欣賞。“他們幾個的年紀都比我大,家里孩子不讓他們出門晨練,他們就在家里照著視頻練。這個病(新冠肺炎)啊,國家下了很大本錢去防治,咱們自己也必須好好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
張楚云現在晨練的地方,旁邊就是一家體育用品專賣店,店門口的小型籃球場去年年底才做了翻新,沒想到因為疫情影響而空置了三四個月。“最近看到年輕人過來打籃球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再也不用一個人孤孤單單在這里晨練了。”張楚云笑著說,“我感覺這個病(新冠肺炎)應該很快就過去了,到時候老哥老姐們就又能聚在一起活動了,真希望大家伙全員到齊的那天趕快到來!”
健身業者 葛燕茹
運動應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每天看到跑步機上的人越來越多,‘擼鐵’達人練得越來越起勁,前臺的預約電話響得越來越頻繁,我就會有種莫名的激動,那種井然有序、積極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終于快要回來了!”葛燕茹告訴記者。擔任全時健身俱樂部企劃經理的她,回想起從業以來度過的最漫長的假期感慨頗深。“事先根本想不到疫情后來會發展到那個地步。當然通過這次疫情我才了解到,保持健身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對于每個人來說有多重要,這也讓我更加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本月初,我市室內健身場所依照規定通過預約、限流等方式全面開放,葛燕茹所就職的全時健身俱樂部各個門店,包括游泳館、團課、淋浴等區域都已恢復使用。“上個月來健身的人數大約是去年同期的一半,這個月已經恢復到70%左右。不只是老會員,還有很多人是領取了我們與青島市體育局合作發放的全民健身消費券,到店體驗之后決定辦卡繼續鍛煉的。”葛燕茹說。
俱樂部部分復工那段時間,前所未有的場館消毒大陣仗讓葛燕茹印象深刻。“我們每天是分時段接受會員預約的。一個時段結束后,這一撥會員會被全部請離場館,然后全場開始消毒殺菌。等到通風完畢后,下一撥會員才可以登記、檢測然后進入場館。另外,我們還有巡查人員隨時提醒正在鍛煉的人不要扎堆,結束完一個項目后及時用酒精給手消毒。”
由于場館開放時段有限,葛燕茹經常會遇到“健身過于積極”的會員,一次連著預約好幾堂課,一天把過去一周的量都練完了。“從專業的角度,我是不建議大家進行這種‘報復性加練’的。正確的健身應當是循序漸進,讓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最后反而容易傷了身。”本版撰稿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