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盛 剛
手機查看
□ 盛 剛
■只要我們堅持“六保”不動搖,讓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活下去”,讓廣大勞動者的“飯碗”端得穩,中國經濟基本面就能穩住,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就有了基礎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中國就業面臨巨大挑戰。剛剛公布的5月中國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9.4%,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又有所降低。保障就業和民生,已成為當下全社會最緊迫的命題。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了穩住現有就業崗位,政策能用盡用,同時還要創造很多新的就業崗位。
據統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39次提到“就業”,比上年增加了9次。政府工作報告共補充修改89處,2/3涉及民生和就業。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提到“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更是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使就業地位進一步凸顯。就業帶來收入,這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至關重要。
月收入1000元意味著什么?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據此推算,我國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即為2561元。我國有一半左右人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收入水平,其中6億人家庭人均月收入僅千元,意味著比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一半還要少。
總理的話傳遞出一個信號,就是雖然中國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但還沒有實現普遍富裕,仍有大量就業難收入低的老百姓,而疫情則加重了問題的嚴重性。如何解決低收入人群收入問題?各種救濟和救助當然有用,關鍵還是提供就業機會。正像總理講的那樣,中國有9億勞動力,沒有就業那就只是9億張吃飯的口,有了就業就是9億雙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手。
因此,必須打破各種不合理的條條框框,放寬政策,創新環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于是,我們看到,疫情期間,成都、許昌、杭州等地放寬對占道經營的限制,“重現人間煙火氣”;日前,中央文明辦提出,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則在全國范圍內為地攤經濟打開了官方認可的窗戶。地攤、小店、夜經濟……一頭連著市民日常飲食需求,一頭連著無數家庭生計。僅略微撬開一個政策“縫隙”,就可能讓經濟滿盤皆活。成都是個好例子。兩個多月時間,設立3.6萬個流動商販攤位,帶動逾10萬人就業。
火起來的當然不能也不應只是地攤經濟。受疫情沖擊,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劇增,許多行業、企業遭受重創,就業形勢嚴峻復雜。但危中有機。基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支付等新技術的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微經濟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迅猛發展,數字消費、網絡消費、信息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消費表現搶眼,這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揭開新的一頁,也催生了大量新增就業機會。
“新就業形態”不但增加了就業,還改變了傳統的就業方式、就業格局,這也意味著帶來許多新問題,可能是法律上的短板,也可能是政策上的疏漏,或者其他體制機制上的難點、堵點。因應“新就業形態”要求,讓“新就業形態”有更大作為,就必須順勢持續調整和完善相應政策,增加機制體制的靈活性,并把法律短板及時補齊。一方面,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提升平臺支撐力,創新培訓環境,幫助勞動者順利轉換就業形態,支持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做好“新就業形態”下的勞動者法律保障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有效規范、約束、維護各類市場主體的權責利,在進一步激發“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的干勁與活力的同時,促進這些行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只要我們堅持“六保”不動搖,特別是把前“三保”即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抓牢抓實,穩崗政策能用盡用,打破條條框框創造新崗位,讓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活下去”,讓廣大勞動者的“飯碗”端得穩,中國經濟基本面就能穩住,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就有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