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
梁雯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
“康養濟南”的名片正被越擦越亮。11月10日,“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濟南啟動,活動第一站來到位于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目前,北方中心已建成國內容量最大、最為節能、最具智能化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中心。年底試運營后,北方中心將覆蓋北方地區6億人口,串聯億萬百姓大健康信息,用數據造福百姓。
(采訪團參觀北方中心綜合展示大廳)
就在幾天前,第四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暨第七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大會在濟南舉行。會上,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簽約了10個優質生命科技項目。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主任陳西武說,2021年,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將力爭簽約100個優質高端項目、推動20余項重大工程開工、打造7大載體平臺、舉辦4個國際化高端會議。
“在‘康養濟南’建設方面,我們的目標是,要把醫學中心建設成為‘康養濟南’的主陣地。”在前幾天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陳西武介紹,醫學中心圍繞建設以精準醫學為重點、教育研發為引擎、藥械產業為支撐、數據產業為特色、康復醫養為補充、服務產業為配套的“醫教研產養服”六位一體產業高地,已落地精準醫學、生物醫學新技術、醫療醫械、健康醫療大數據等各類項目204個,引進高端人才團隊25個,注冊醫生集團56個。
記者了解到,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樹蘭(濟南)國際醫院等重大項目紛紛落地。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城市設計)
濟南發展醫藥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歷史看,相傳2000多年前,名醫扁鵲就曾在濟南長期行醫。在濟南市區西北部,因扁鵲采藥而命名的藥山,曾因出產多種藥材而聞名。
站在新時代,濟南作為山東省會,醫藥人才匯聚,全市有三級以上醫院35家、醫療機構7487處,擁有9.2萬名衛生技術人員和4萬余名醫藥研發人才;醫藥產業實力雄厚,生物醫藥、醫養健康產業均達千億規模,有齊魯制藥、福瑞達、華熙生物等各類醫藥企業超過3000家,化學藥、生物藥等研發能力和規模均居全省第一;平臺支撐能力強,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山東互聯網醫保大健康綜合服務平臺等高端平臺紛紛在濟南建設發展。
濟南的“醫藥”產業正煥發新生機。
2018年,山東印發《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提出構筑“三核三帶多點”的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格局,濟南正是“三核”之一。按照規劃,濟南要依托大數據、醫療和科研優勢,加快建設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促進醫養健康產業高端化、專業化和智慧化發展,打造高端醫養健康產業集群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一年后,濟南印發《濟南國際醫療康養名城發展規劃(2018—2022年)》,提出涉及醫療、中醫藥、產業、康養、健康城市五大領域的重點任務,構建了多領域融合發展的醫療康養生態體系。
今年,濟南通過《關于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的意見》,提出打造康養濟南,統籌布局醫學、醫養、醫藥和醫療器械制造,全力打造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高端醫療服務聚集區、國際醫療康養目的地,建設高端引領全球知名的國際康養名城,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和創新發展示范城市,醫養健康成為核心支柱產業。
“康養濟南”的各項建設目標正穩步推進。
10月24日,第二屆世界中醫藥互聯網產業大會在濟南召開,世界中藥(材)互聯網交易中心、世界中藥(材)質量檢定中心、世界數字化中醫藥(扁鵲)研究院、扁鵲智慧中藥房等一批中醫藥創新發展項目集中落地。
(第二屆世界中醫藥互聯網產業大會在濟南召開)
就在三個月前,全國首個省際中藥采購聯盟在山東成立。聯盟聯合國內十四省區市開展中藥材采購,面向全國道地藥材原產商、藥材批發企業、中藥飲片廠、醫療機構等,提供從質量認證到數字監管等一條龍服務,解決中藥材價格難估、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依托省際中藥材采購聯盟,世界中藥材互聯網交易中心和世界中藥材質量檢定中心在濟南落地。兩大中心建成后,將建立中藥材國際化質量標準體系,形成世界公認的扁鵲質量標準、濟南價格指數,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放眼山東,醫養健康產業也已全面起勢。全省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到4600億元;濟南、青島、煙臺、威海、臨沂、菏澤六大“雁陣型”醫養健康產業群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集聚了145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04家骨干企業、480家規模以上企業;齊魯制藥等13家醫藥企業入選中國醫藥百強企業;740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康復、護理和養老服務延伸,建設智慧星健康養老社區300多個,智慧化社區居家醫養服務已惠及60余萬老年人,醫養結合工作領先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