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煉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干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時間:2020年1月24日(農歷臘月三十)
地點:山東省青島市青島火車站
記者:毛道光

青島鐵路公安處執勤一大隊大隊長 杜金秋

“麻煩您出示一下身份證件吧”“先生您好,您攜帶的這件物品能讓我檢查一下嗎?”年三十一早,青島鐵路公安處民警杜金秋正忙碌在青島火車站內的各處角落,從核查身份到解答旅客疑惑,干勁十足的杜金秋踏上了除夕執勤的第五個年頭。
杜金秋介紹,她和同事的管轄范圍是整個青島站,包括站前廣場車站、大廳再到站臺,主要工作是維護車站秩序、身份信息查驗、查緝違法犯罪行為和人員,例如旅客是否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是否攜帶易燃易爆、劇毒腐蝕之類的違禁品乘車,對于這類人員則需要進一步核查行李物品檢查。
對于從警13年的她來說,檢查的流程和具體細節都相當嫻熟。說著杜金秋便摘下口罩,對一位旅客背包中的物品進行檢查,看過之后并隔著袋子仔細地聞物品的氣味。“有的時候一些違禁品會藏在食物、或者一些物品內,警犬不在的時候,我們需要自己聞一聞才能辨別。”杜金秋說。
多年的經驗也讓杜金秋總結出一些重點區域進行反復檢查,例如站前廣場的打車區域、旅客出站口。2010年之前,她一直都是跟車執勤,幾乎所有從青島始發的列車都被她跑了個遍。

檢查違禁物品
她是車站的“守護神” 抓逃從來不手軟
在公安隊伍中,女警的比例只占少數。警校出身的杜金秋,不論是射擊訓練、擒拿格斗,還是一招制敵都是樣樣精通。據她回憶,有一次青島站查到了一名涉毒人員,卻在帶回派出所時突然遭遇反抗逃跑。此時,她義無反顧追擊該涉毒人員,憑借著出色的體能最終將其抓回。

鐵路變化看在眼里 最希望群眾理解食品也要過安檢
在青島火車站執勤這幾年,讓杜金秋感覺變化很大。在她看來,現在科技手段不斷提高,鐵路的實名制購票,大大提升了鐵警對于進站旅客核驗的精準程度;其次,列車的提速以及發車頻率的增加,使得旅客可選擇的時間和班次更加多樣化,當然鐵警所要面臨的旅客范圍也隨著擴大。但是隨著社會科技文明的進步,旅客知法懂法的程度也逐漸提高,盡管工作量是在不斷增加,但旅客也逐漸地能理解鐵路公安。
對于鐵警來說,經常遇到部分旅客不理解食品過安檢的做法,部分旅客會認為食品是要吃的東西,擔心過安檢會有輻射,其實我們平時吃的食物都經過層層檢測,過安檢機掃描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通過她們耐心地勸解,多數旅客都能表示理解并配合。
雙警家庭顧不上孩子 更感覺虧欠老人
“我丈夫也是警察,而且是一名特警。”杜金秋驕傲地告訴記者,“對于我們來說,逢年過節值班可謂是家常便飯。一線民警值班是常態化的工作,家人也挺能理解我們的。今年剛巧的是我愛人也是年三十值班。”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多年未能顧全家人,杜金秋坦言,感覺對家里的老人比較虧欠,畢竟父母都是六十多歲的人,兩邊老人既要幫我照顧孩子還要照顧老一輩父母,確實有愧疚。”
“我孩子7歲了,他也因為我們是警察而感到十分自豪,今天臨上班前,他還告訴我‘媽媽你去抓壞蛋去吧,我能照顧好自己’。”杜金秋說。
最難忘的事:與群眾一起救助傷員 感覺很暖心
談到年三十最難忘的事,杜金秋回憶稱,2019年除夕那天,在火車站東出站口附近,一位少年急于回家連跳多級臺階,不幸在落地時摔倒,腳踝傷口見骨鮮血直流,我們在現場救援的同時有不少熱心旅客前來幫忙,有遞紗布的、送藥品的、幫忙抬受傷旅客的,真的很暖心。
盡管連著五年沒有在家過除夕,但杜金秋從來沒有因此抱怨。對于她來說,在崗值班能保證旅客出行安全,能保障車站治安防控安全就是一件最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