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海報新聞
張達偉 于寧寧
手機查看
編者按: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煉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干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時間: 2020年1月20日(農歷臘月廿六)
地點: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
記者: 張達偉 于寧寧

臘月二十六,章丘文祖街道石子口村,地里的雪還沒化,跟村里到處掛著的紅燈籠和大紅屋頂相映成趣,顯得年味兒十足。在村中精品民宿“時養山居”的游客服務中心,這兒的“大管家”、大學生創業者孫同山檢查完每一個房間后鎖好了門窗。“今年我做好籌劃,等明年這個時候你們要是再來,看到的就會是熱熱鬧鬧的景象了。”如今,“時養山居”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民宿,石子口村也被譽為藏在大山里的“美麗鄉村”。
的確,在過去的2019年,石子口村實現了快速發展,實現村集體年收入達30萬元以上,鄉村振興呈現新氣象。而這僅僅是文祖街道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縮影。在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探訪的文祖街道幾個村子,處處都有像時養山居這樣帶動村民致富的“龍頭”,文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波對記者說,搭建產業扶貧項目的“后扶貧時代”,要讓產業扶貧成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堅強后盾”。

大廠房讓村民富起來 小山村也堵車了
在文祖街道扶貧辦主任張濤陪同下,記者一行前往東田廣村探訪。這個村位于文祖街道東南端,是濟南市級貧困村。“河道遍地是垃圾,下村入戶聽挨罵,集體窮的叮當響,大會小會亂鍋粥”,這首順口溜是過去大家對東田廣村的戲謔,卻也是實際情況。而2018年以來,該村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村容村貌“大變臉”,經濟發展“大變身”。到底是什么讓村子發生了這么大變化?
在進村的路上,記者一行竟然遇到了堵車。據介紹,現在村里富了,家里有車的也多了,更重要的是村里的黃粉蟲、乳鴿養殖等基地已經見到了效益,村里環境越來越好,來來往往的車自然就多了。村里還開了公交,已經通車一年多了。
在村里的黃粉蟲養殖基地,幾個車間都在正常運行,旁邊還有一個全新的大廠房剛剛建設好,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張濤對記者說:“可別小看這個養殖基地,一年就能讓村集體有20萬收入!边@個高瘦的漢子有著軍人的剛毅和樸實,一說到村子的變化,他的臉上就總是掛著藏不住的笑容。同行的扶貧辦工作人員李海濱說:“張主任是東田廣村的第一書記,他在這里撲下身子真抓實干,真的是對這個村充滿了感情!
在相鄰的鵓鴿崖村,鴿子養殖基地也已經具有了相當規模。兩個村子聯手投資百萬建設的肉食鴿基地已經形成了全產業鏈,成為了改變村子面貌的“金飯碗”。

“五種顏色”各有精彩 小特色都做出大文章
“我們的目標是村村有產業,鞏固產業扶貧,才能筑牢發展的堅強后盾”,文祖街道扶貧辦主任張濤帶著記者在各村走訪時這樣說。文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波則形象地把這些項目總結為“五色產業”——紅、黃、綠、白、黑!班l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
面對記者好奇的眼神,張波笑著說,其實這五色你都看到過。
紅色就是紅薯產業,文祖通過引進山東薯立方有限公司,結合當地的地瓜種植傳統和富硒土質,每年有13.6萬元的產業收益幫扶六個貧困村,“小地瓜撬動大產業”。張波介紹說,2019年,文祖街道產業扶貧項目再次聯手“薯立方”,聯合打造“地瓜扶貧小鎮”。
黃色就是黃粉蟲產業,引進濟南源信昆蟲養殖有限公司,落戶東田廣村,并投資500萬元建設黃粉蟲深加工項目,實施產品出口美國和英國,“小蟲子做出大文章”,增加村集體收入20萬元。
綠色就是綠色生態旅游產業,引進的“時養山居”項目,通過村企聯建,突出生態優勢,打造“齊風石韻”,帶動產業扶貧。通過流轉全村40余戶閑置院落,2018年接待游客達5萬人次,村集體增收23萬元以上。
白色就是白色肉鴿養殖產業,鵓鴿崖村和東田廣村聯手投資100萬元進行的肉食鴿養殖,已經增加村集體收入達到20萬元,F在,鴿子宴已經成了章丘出名的特色美食。
黑色就是黑豬養殖產業,據介紹,這里引進源虎食品有限公司生態養殖項目目前全部遷建黑峪村,實現村集體收入30萬元。

吸引“千里馬”來落戶 各類人才在這大顯身手
在幾個村的產業項目采訪時,這些項目的負責人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許多都是大學生創業者,都有一身干事創業的激情,用扶貧辦主任張濤的話說,他們都是“千里馬”,“沒有千里馬帶頭,其他馬怎么能跑得快!倍淖娼值涝鷮嵶龊谩暗晷《⻊铡,創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則是吸引眾多“千里馬”來這里的重要原因。
“我之所以來到石子口村創辦‘時養山居’,就是張濤主任給牽的線!睂O同山帶記者參觀時這樣說。他說當時自己大學畢業后開始創業,考察項目時張濤主任就給他推薦了這里。而在實地考察后,他一下就看中了這里的山山水水、淳樸民風和良好的經營環境。他們租下了幾十套農家小院,按照二十四節氣文化打造出了精品民宿品牌。文祖街道則積極提供政策等大力支持,幫助他流轉石子口村閑置院落40處,并邀請專家學者實地參觀指導。有了這樣的支持,孫同山的發展之路也更有底氣,他給記者描述了未來的發展規劃:將打造涵蓋食、宿、創、樂、耕、學、養的“鄉村生活美學綜合體”。
而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吸引了宋章峰、王元虎、孫同山等大批優秀人才落地創業,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為文祖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文祖扶貧沒有難事” 這里扶貧不斷有新招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這是文祖街道扶貧工作的一句口號。通過對石子口村、鵓鴿崖村、東田廣村、西田廣村的實地走訪,親身體驗鄉村嬗變和群眾的生活改善,記者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文祖街道細致扎實、創新務實的扶貧思路,更看到了扶貧隊伍身上的一股“滾石上山”的精神!
“文祖的扶貧工作沒有‘難事’!”這是文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波面對記者說出的“豪言”。他對扶貧工作的要求就是所有問題都必須有結論,有解決辦法!捌鋵,有這么多好的扶貧政策,再做不好,沒有理由!”
一說起扶貧工作,張波就來了精神,各種數字都是脫口而出,根本不用查資料。張濤說,在討論情況時,他也會跟大家有爭論有分歧,但是在落實扶貧工作時必須統一思想不打折扣責任到人!皩τ谛枰鉀Q的問題,負責同志都要立軍令狀,保證解決。這些軍令狀就在我案頭上放著。”不久前,一個在外地上學的學生,因為忘記帶材料,無法申報貧困補助,張波就讓鎮上工作人員不能嫌麻煩,多處摸底情況,并由鎮上出了證明,最終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
正是這種扎實務實的機制,使得文祖街道在扶貧工作上總結出許多獨到的經驗,并創新出了多種扶貧模式。
針對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的“大起底 大復核”工作是夯實扶貧工作底子的保障,也是文祖扶貧的一個創新機制。面對子女贍養老人的難題,文祖街道扶貧辦還獨創“孝善扶貧”制度,對于恪守孝道,積極贍養老人的子女家庭給予一定的補償和獎勵,讓貧困老人享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人文關懷,也大大減輕了政府的經濟負擔,并逐漸形成了和諧美好的良好社會風氣。該制度2018年還被列入山東省扶貧工作考核指標。此外,搭建“博愛扶貧基金”平臺,解決了集體效益不想花,不敢花的問題,讓更多貧困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在記者結束采訪時,扶貧辦主任張濤說,歡迎你下次再來,那時候文祖街道的這些扶貧工作都將逐漸開花結果,這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