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海報新聞
手機查看
編者按: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煉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干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時間:2020年1月19日(臘月二十五)
地點: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
記者:邢晨 通訊員:成修 馬瑾
2020年1月19日,臘月二十五,煙臺的大街小巷年味漸濃,購買年貨的市民絡繹不絕,但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ICU里,卻沒有絲毫節日的氣氛。命懸一線的病人、焦急萬分的家屬、緊繃神經的醫生,在這個生死博弈的戰場中,沒有假期,沒有休息,甚至容不得你絲毫放松警惕。作為急診科ICU的一名“老戰士”,這個春節,41歲的牟賢玉醫生將和同事們堅守在搶救一線,為生命的平安保駕護航。
早上7:30,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醫生牟賢玉準時來到了工作崗位上。從2002年入職以來,牟賢玉便養成了準時到崗的習慣。“我是一名急診科ICU的主治醫師,這里收治的病人都是危重患者,所以我們必須像機器般精準。”當天,雖然牟賢玉醫生上晚班,但他也必須早早來到醫院進行查房。每一位患者的身體狀況、治療進展他都要一一查看,不敢有半點懈怠。

牟賢玉(右)和同事緊張工作
正當牟賢玉埋頭于病人中間時,突然搶救室有一名危重病人需要搶救,牟賢玉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時間奔到患者的床前。病人失去了意識,家屬焦急萬分,搶救室內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情況危急,牟賢玉和同事們卻沒有慌亂,大家像訓練有素的士兵般,立即圍攏到患者身邊,各司其職實施搶救。
在近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牟賢玉全神貫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病人的身上,而當搶救結束后,牟賢玉不自覺地顯出了疲態。“搶救室是醫院中離死神最近的地方,患者病情非常危重,有的時候搶救會持續很久,而作為醫生你必須傾盡所有,因為你面對的是最兇險的情況。”牟賢玉告訴記者,目前,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ICU的搶救成功率逐年提升,越來越多的生命得到了護佑,而在一次次成功搶救的背后,卻是每一位醫生默默的付出。
“急診科醫生很辛苦,只要來到工作崗位神經就是緊繃的,而我們面對的病人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這種壓力是我們必須承受的。有時候一天忙下來,整個人都累得一句話也不想說。”牟賢玉從事急診工作18年,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在牟賢玉的心中,熱愛與敬畏是他繼續戰斗的源動力。
“很多人覺得醫生見過太多生死,便會變得習以為常,但其實每一位急診科醫生都十分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我們比普通人更了解生命的可貴,所以,大家才會拋家舍業拼在搶救一線。”牟賢玉告訴自己,由于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急診科醫生不僅要承擔高強度的工作,還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家有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個人都像一塊海綿拼盡全力地提升著自己。

牟賢玉(中)與同事參加培訓后合影留念

牟賢玉與家人們在一起
在牟賢玉看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急診科醫生,光憑借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去年新年假期,一位年輕女性由于血糖異常升高被送到急診ICU進行搶救,面對高得嚇人的血糖指標,牟賢玉和同事們臨危不亂,用高超的專業技能和堅守終于讓患者轉危為安。
“我從醫這么多年,第一次見到這么高的血糖值,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在整個搶救過程中,我們不斷調整方案,嚴密觀察,雖然過程很兇險,但最終我們還是把她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牟賢玉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急診科醫生,特別累、特別緊張,但每次看到病人轉危為安,自己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春節臨近,作為一名急診科醫生,牟賢玉坦言自己從來沒有春節假期的概念,無論什么時候,病人都是他無法割舍的牽掛。“醫生的幸福來自于他的病人,春節是闔家團聚的節日,我雖然沒有太多時間陪家人,但希望我的病人能夠盡早康復和家人團聚,這也是我最大的新年愿望。”牟賢玉說。
上午10:00,與煙臺毓璜頂醫院一街之隔的芝罘萬達廣場已經車水馬龍,而牟賢玉卻依舊埋頭于急診科ICU病房中進行查房。急診科沒有春節,有的只是對生命的敬畏,對患者的無限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