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煉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干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新春走基層:記憶中的年味兒在人來人往的集市里
大眾網·海報新聞泰安1月14日訊(記者 韓宇)“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進臘月,熙熙攘攘的大集里便擠滿了前來籌備年貨的人,不少市民沒有去超市、商場而是選擇傳統的趕大集來置辦年貨。集市上不僅有各種小吃、山貨、特產,還有濃濃的年味……
今天是上高集的日子,上午9時,記者來到上高大集,金閃閃的福字、新鮮的肉類、各式樣的零食干果、精雕制作的小玩偶……琳瑯滿目的年貨已布滿集市。商販們在各自的攤位上,吆喝著推銷自家的貨物,來趕集的市民們則忙著貨比三家,選購最物美價廉的貨物。
一位來采購的市民告訴記者,今天人還不算多,越往后人會更多,越來越熱鬧,年味也會更濃。到臨近春節的最后一兩個年集,除了買年貨的人,來湊熱鬧的人也要占到兩三成。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交通條件的改善,集市也在發展、改變。賣牛羊肉的攤主黑先生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集市現在集中到了一個固定范圍,與以前相比地方大了不少,衛生也好多了,產品分類也很明確,顧客來了很快就能找到想買的東西。賣蝦皮的付女士說:“以前大集的攤位是比較亂的,得早來搶攤位,現在每個攤位都固定,大集有管理員,有事可以找他解決。”
除了老年人外,也有一些年輕人喜歡“趕集”。李女士是一位“90后”,她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常跟老人一起趕集,現在條件好了,商場、超市很多,但還是愛來集上“湊個熱鬧”,看著各種年貨就想起小時候在老家趕年集,繁忙的集市就是滿滿的年味兒。
時代在發展,大集這種特有的市場形式,也越來越規范化。但是那股撲面而來的年味兒還是依舊如前,它帶著童年記憶的情感寄托,已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特有的風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