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回應群眾關切兜牢民生底線
2020
張春曉 魏然 趙君
農工黨山東省委主委段青英委員:
加快中醫藥現行教育體制改革
針對高水平中醫人才匱乏問題,建議加快中醫藥現行教育體制改革,把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因材施教,把中醫規培階段列入師承的啟蒙階段。充分發揮學術流派和名中醫工作室的帶教模式,把師承元素融于繼續教育。推動各級醫院師承工作,調動名老中醫藥專家的積極性,保障繼承人跟師時間,確保師承效果。把特殊或稀有專業人才及確有專長的民間醫生納入師承隊伍,促進特色技術療法的傳承發展。健全中醫藥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加大對高層次中醫藥人才的臨床、科研及師承的經費投入和支持力度,打造一批中醫藥創新團隊,造就更多中醫藥專家。
山東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仇冰玉代表:
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需邁“三道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目前看,開展好這一工作需要邁過“三道關”:一是解決好門診統籌政策不同的問題。當前,各省市門診統籌政策不一致,需要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普通門診統籌制度,或統一門診慢性病病種。二是解決好門診醫保付費政策不同的問題。多數省市門診統籌,采用的是與定點醫療機構按病種或按人頭付費,基于大數法則實現統籌基金互助共濟,若實現門診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需要改革現行的結算模式。三是要解決好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問題,建立較高層次的支撐平臺。
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委員:
建立新型精準農業補貼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增收造成沖擊,建議適時調整農業補貼政策,建立新型精準農業補貼模式。進一步完善農業金融支持政策,推出貸款差額補貼、直接收入補貼、反周期補貼、資源保育補貼和農產品貿易補貼等具體農業補貼模式,對廣大中小養殖戶提供補貼,穩定我國基本畜產品供應。進一步對農田保護和災害防治、土地改良、基礎水利等補貼項目進行細化,使農林牧漁各方面都得到補貼。進一步細化農業保險制度,加大保險賠付力度,簡化賠付流程。建議在農業的巨災保險方面,制定“農業災害補償制度”,并把農民的勞動力成本算入生產成本中。
民建棗莊市委主委、棗莊市立醫院首席特聘專家王凌代表:
健全“三位一體”疾病預防控制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們公共衛生體系的一些短板。建議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健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疾病預防控制機制,推進防治結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置公共衛生科室和公共衛生醫師崗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并具體落實疾控任務。
臨沂北城小學校長張淑琴代表:
增強鄉村對優秀教師青年教師吸引力
鄉村辦學條件有限,工作生活不方便,存在優秀教師留不住、青年教師留不下問題。建議持續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推動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健全完善鄉村教師績效工資保障機制,提高鄉村教師補助金額,適當考慮按鄉村學校偏遠程度確定補助金額,增強偏遠鄉村學校吸引力。統籌推進鄉村教師職稱晉升相關政策出臺落地,加大對鄉村教師的表揚獎勵力度。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曉 魏然 趙君 整理)
責任編輯: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