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練好“內功”蹚出新路 ——住魯代表委員熱議“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2020
代玲玲 付玉婷 孫先凱
□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記者 代玲玲 付玉婷 孫先凱
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形勢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關鍵。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內需潛力大,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如何讓投資與消費“馬車”跑得更快,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住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多路并進推動消費回升
政府工作報告在推動消費回升方面作出專門部署,通過挖掘、釋放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穩住經濟基本盤。
大數據顯示,投入1元消費券,能帶動消費約12.24元。4月以來,我省濟南、青島、泰安、威海、日照等多地都采取了這種引導措施。“泰安總額1000萬元的消費券已投放15.2萬份、760萬元,其中美團‘春風行動’就惠及600余家商戶,交易額同比上漲35%。”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代表告訴記者,在以消費券拉動市場回暖的同時,泰安還在構建促消費長效機制上作出安排。
比如,如何讓居民放心消費?崔洪剛介紹,泰安正對29處農貿市場實施規范化改造提升,全年將創建放心消費主體1萬家,示范單位1000家,并加強對整體消費環境的監管。消費供給也在夯實:“五一”期間泰安老街、泰山西湖景區、房車露營基地等一批項目投入運營,讓夜經濟亮起來,休閑經濟活起來。“增加多層次消費載體,也能提振消費信心、增強消費意愿。”崔洪剛表示。
進一步實現消費擴張,有待培育更多新增長點,這方面企業是“行家”。“要抓準熱點快速推動業態升級。”翔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凡儒委員說,山東是全國首個就醫養健康業列出明確發展指標的省份,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國人對健康的重視正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習慣全面升級。”他舉例說,此次疫情凸顯出中醫藥的強大生命力,做好中醫藥與食品醫療、運動休閑等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能為健康產業發展和擴大消費提供有力支撐。
促消費,最根本的保障仍來自穩業增收。“要千方百計做好穩就業、保民生,這是今年一切工作的‘優先項’。”榮成市尋山街道青魚灘社區黨支部書記李長青代表說。疫情發生以來,當地海產品尤其是海鮮珍品銷售受到嚴重沖擊,有些品類的價格只是去年同期的一半,但作為當地經濟支柱的尋山集團員工工資、福利等始終沒有降低。同時,作為周邊9個村養老和社會化服務的承擔者,集團相關支出也沒有壓減,給群眾吃下了定心丸。“民生有保障,才能促銷費。”李長青說。
煙臺市市長陳飛代表則關注到,許多民營中小微企業因疫情影響面臨較大挑戰,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幫扶措施,助力企業走出困境。“關鍵是要讓政策真落地、快落地。”陳飛舉例說,比如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建議針對中小微企業出臺一些靶向政策,解決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的風險評估問題。他還建議,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補償力度,千方百計幫助中小微企業降低成本,涉中小微企業的事項能免的全免,能緩的全緩。
“兩新一重”打造競爭新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兩新一重”也就是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日照市委書記張惠代表認為:“投資受疫情影響制約少,主動作為空間大。通過加大在‘兩新一重’等方面的有效投資,不僅可以直接推動制造業和相關服務業發展,而且相當部分的投資還能直接轉化為消費資金,進而激發消費市場活力,達到‘一活百活’的效果。從長遠看,也能培育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促進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暢通,在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的同時,打造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競爭的新優勢。”
為解決財政支持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
“增幅達到74%,力度非常大。”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代表對此感受強烈。他告訴記者,專項債券是擴內需、穩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不僅能為地方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供有力資金保障,也能擴大政府投資規模,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
去年四季度以來,我省緊緊抓住中央提前下達部分專項債券的有利時機,爭取前兩批專項債券額度928億元,并在2月底全部發行完畢,提前4個月完成發行任務。近期,中央又下達我省第三批專項債券967億元,將在5月底前全部發行完畢,為全省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資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全國兩會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正式發布,其中明確,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市場、政策、法治和社會環境,進一步激發活力和創造力。
如何讓民營企業在“兩新一重”中發揮更大作用,分享更多份額?政府工作報告也作了安排: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這意味著,在推進‘兩新一重’建設過程中,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樣,可以平等參與。”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院長、金融研究院院長陳增敬委員表示。
陳增敬說,民營經濟支撐起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既是給民營企業“輸血”,也是為經濟發展助力。破解融資難,必須從體制機制著手,加強資金市場與其他要素市場統籌配合,系統性地提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北京5月25日電)
責任編輯: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