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田連鋒 樊思思 姜洋 解強民 劉琛 亓翔 臨沂蒙陰報道
11月26日下午2點,在常坪村新建的小廣場上,一次特殊的“會議”正在進行中:第一書記李明和村黨支部書記王業勇,邀請了近20名黨員、村民代表參會。大家帶著小馬扎,圍坐在一起,商議常坪村下一步如何發展,當前還有哪些問題要解決。
“今天把大家伙召集到一塊兒,其實就是想聽聽大家關于咱村今后發展的想法。”作為會議主持人,第一書記李明開門見山地說,“不管是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還是產業發展等方面,大家集思廣益提提建議。有啥說啥,好為咱村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既然書記這么說了,那俺有個問題想問。”最先發言的是村里新發展的入黨積極分子王在玲。“咱村里這幾年環境變化怪大的,但還有養殖戶亂堆垃圾,影響環境。這方面咱村里是不是得想想辦法?”
原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推進,常坪村整體環境有了顯著的提升。曾隨處可見的柴火垛、垃圾堆不見了,不僅道路變得干凈寬敞了,村里還建起了小廣場、小花園。但另一方面,有些村民的舊習慣還未完全改變。王在玲說,她發現村里仍有養殖戶將養羊的廢棄飼料堆在門外空地上,找人處理時,卻沒人承認是自己弄的。
“是啊,這(廣場)東邊剛才就看見一堆,真影響心情!”“原來不重視衛生,習慣了這里扔點那里扔點,得慢慢改變。”“有時候確實沒辦法,他也不知道往哪放。”“光指望他們自覺還不行,得村里想辦法。”……說起衛生話題,大家紛紛打開了話匣子,熱烈地討論了起來。
“是不是可以像咱前段時間處理柴火垛的時候那樣,找一片空地專門堆放處理這些廢料?”王在玲說。
這個想法得到了村黨支部書王業勇的支持:“其實這些廢料也可以變廢為寶。接下來我們找一塊空閑地,對廢料統一堆放。村兩委安排人負責處理,轉化為有機肥后再利用。”
“村里環境變好,如何保持是關鍵。”李明說,村里變美了,村民也要逐漸養成好的衛生習慣。“這個需要大家伙共同監督,再有發現亂堆放垃圾的,可以及時跟我們反映,自己處理不了的,村里幫忙處理。”
隨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不知不覺,會議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有村民提出希望能進一步學習大棚種植技術,有人希望在村子附近開個商業街,還有人建議要增加村集體收入,讓大伙的口袋越來越鼓。話題越討論越熱烈,李明和王業勇記的筆記也越記越長。好不容易散了會,又有不少人拎著馬扎湊在一起,站在路邊繼續討論著。
“以前在會議室開會,比較嚴肅、拘束。今天在廣場上坐著馬扎拉呱,大家放松了不少,也提出了很多建議。以后我們還要經常開這種會。”王業勇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到村莊建設中來。
“今天確實聽到了不少最真實的想法。”李明說,如今常坪村在基礎設施建設、黨建工作、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接下來,如何用好這些提升后的資源,讓村子謀求更長遠的發展,是他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因此,李明與王業勇商量著召集一次討論會,聽聽村民們的看法。
“剛才討論時,有人提出了建設果品交易市場的建議,這也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李明說,以前常坪村和周邊村莊的果品交易模式比較單一,只能等中間商到村頭收購果品。若能建立起果品交易市場,不僅可以打造交易中心,輻射周邊,還能帶動融資貿易,提升常坪村影響力,提高果品競爭力和定價權,從而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我們會繼續深入研究交易市場建設的問題,同時根據大家的建議,合理制定下一步的發展規劃,走出一條適合常坪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