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田連鋒 樊思思 姜洋 解強民 劉琛 亓翔 臨沂蒙陰報道
12月的常坪,迎來了一年中難得的閑暇時光。不少村民拎起馬扎,抓一把花生瓜子,湊在一起,邊曬太陽邊嘮嗑。這一年的常坪,發生了許多令人驚喜的變化,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過上了新生活,同時,也讓他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與想法。
“養好身體,攢錢出去旅旅游”
12月2日上午11點左右,記者再次來到常坪村時,69歲的王漢貴正坐在家門口曬太陽。
王漢貴曾是典型的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以前家里窮,哪舍得買東西。現在不一樣了,想吃啥就能買點啥。”王漢貴說,現在的政策好,貧困戶醫保報銷比例越來越高,看病花錢越來越少;村里還對他們繼續進行政策幫扶,先后給他家分了3000多元的光伏項目分紅。手里有錢了,生活上也沒什么犯愁的事,王漢貴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如今,不用再為吃穿用度發愁的王漢貴就期盼著把身體養好,明年再養幾只羊。“攢兩個錢,跟老伴俺倆出去旅旅游,見見世面。”
“管好桃園多賺點錢,我也要幫助更多的人”
沿著村里的生產路,記者來到村北邊小山坡上的果園里。王煥合正在鏟土,準備把自家的果園修葺一番。今年,在危房改造補助政策的幫扶下,王煥合“半價”蓋起了新房,生活“越來越美”。
“以前生活條件不好,有時候覺得沒盼頭了。現在政府幫忙給蓋了新房,村里路啊、水啊也都全覆蓋了,日子祥好(注:方言,意為特別好)了!”王煥合說,他家桃園就在新修好的生產路邊,如今灌溉水也接到了田間地頭,干農活輕松了許多。
生活的改變,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更多期待。“我得好好管管桃園,多弄兩個錢!等有了基礎之后,我也要爭取幫助更多人。”王煥合挺起胸膛,自豪地說。
“希望村里建個商業街,把店開回村里”
38歲的徐勤慧和丈夫王業坤在臨近的北莫莊村開了一家電器店。8年前,這家叫“業坤家電”的小店剛營業時,一年辛苦下來賺不到多少錢。“那時候來買家電的人少,再加上剛開始干買賣,總是會難一點。”
回憶起這些年的創業經歷,徐勤慧說,熬過了最初的辛苦后,近幾年店里的生意慢慢變好了。“這幾年,老百姓手里有錢了,對家電的需求也變大了。買家電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小店的收入也開始逐年增長。”徐勤慧還記得,8年前,常坪村家里安空調的不超過4家;而現在,80%的村民家中裝上了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更是成為了家中“標配”。如今的小店,1年可以為小家帶來近30萬元的收入了。
生意越來越旺、日子越過越好,徐勤慧今年又有了個新的心愿:希望常坪村抓緊發展起自己的商業街。“我就期待著村里能建個商業街,這樣就能把店搬回來,既能兼顧生意和家庭,又能帶動村里的人氣和發展。”
“讓年輕人回村,帶著大家一起致富”
69歲的王漢法,曾在村里當了17 年的村黨支部書記。他告訴記者,這幾年村里的村容村貌、環境衛生等方面發生了很大改變。如今道路干凈整潔,沒有了亂堆亂放;生產路修好了,再也不用擔心顛壞桃子;家家戶戶還通上了自來水,村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我現在個人的生活上沒什么困難了,就希望村里能根據實際情況,用好大棚,做好產業,繼續好好發展。”
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也為年輕人帶來了更多機會。王漢法說,他的兒子在蒙陰啤酒廠工作,看到村里培養年輕人做致富帶頭人,孩子也開始考慮要回村創業了。“年輕人有能力、有想法。希望像俺兒這樣的年輕人,在外學好了本事,將來都能回村當帶頭人,帶著大家一起致富。”
“讓常坪不平常”
常坪村由內而外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更多期待:開超市的任洪花,希望明年帶著兩個孩子去海邊“度個假”;65歲的徐敏秀盼著由她從小帶大的孫女明年高考考個好大學;74歲的劉鳳蘭說如今生活太好了,她就想養好身體,多享受幾年這樣的好日子……
而對這種變化感觸最深的,是常坪村黨支部書記王業勇。王業勇說,2017年他剛上任時,有很多愿望:想要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村民灌溉問題;想修路、修攔河壩,還想引進新的產業。
第一書記到村后,帶來了專項資金和幫扶政策。一年多的時間,村里修了十多公里的生產路、三道攔河壩,還蓋起十幾座新大棚、打造美麗鄉村,街巷變得整潔,村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看著村子越變越好,王業勇的干勁也更加足了。新的一年,他又有了新的愿望:利用好大棚,引進更多產業;增加集體收入,多做一些公益事業;再多發展幾位年輕黨員,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
剛來到常坪村時,第一書記李明也曾在心中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在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努力將常坪村打造成“新桃花源”。
“你看我們村,水有了,路有了,村莊也變美了,還發展了適合的支柱產業。”看著如今村中土地平曠、阡陌交通、村民怡然自樂的場景,李明感到十分自豪。明年是李明駐村的最后一年,他正計劃著把果品交易市場建起來,提升常坪村影響力,提高果品競爭力和定價權,從而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等果品市場建好了,回村就業、創業機會也就更多了。期待到時候能有更多年輕人回到村里,一起建設常坪,讓常坪不平常。”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