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樊思思 陳洋洋 解強民 劉琛 亓翔 臨沂蒙陰報道
七月的常坪村,桃香四溢。
7月22日早上5點多,61歲的王漢功起了個大早,笑容滿面地開著三輪車拉著桃子,開往附近的收桃點。
“來啦?桃子咋樣?”王漢功一到收桃點,就有不少村民熱情地和他打招呼。
靦腆的王漢功笑著點點頭,把桃子一筐一筐搬到地上。一股桃香撲面而來,金黃的桃子個大飽滿。
挑桃子、裝箱、貼標簽……不少村民過來幫忙,大家一邊互相幫忙裝桃子,一邊大笑著討論今年的收成。在大家的幫助下,王漢功的桃子很快裝好上秤。
“今天賣了400多元!”滿滿4筐桃,1斤3塊多,王漢功拿到了賣桃的領款條,高興地指了指上面的數字。
這些桃子是王漢功昨天下午到山上摘的。“天氣預報說今天有暴雨,所以桃子得提前摘。”王漢功說,要是擱在平時,大家都是賣桃當天凌晨去摘,這樣桃子會更加新鮮。
時間轉回到7月21日下午4點。安頓好生病的妻子后,王漢功準備出門摘桃。
王漢功和妻子原本過著平淡幸福的生活,不料妻子一次腦出血后身體癱瘓了。家里少了一個勞動力,看病又花了6萬多元,王漢功家里一下子變得十分困難。
2014年,王漢功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現在我媳婦看病有醫保報銷,花不了多少錢,村里每年還有分紅,日子比以前好多了。”王漢功說。
回憶起過去那些年,王漢功十分感慨。他說,他家一直以種桃為生,以前桃子品種不好,賣不上價錢。家里4畝桃林有時一年下來僅能掙千余元,加上其他零碎收入,家里年收入多的時候也才兩三千元。
“現在村里幫大家引進了黃桃新品種,桃子顏色好、個頭大,價錢也高。村里還給修了路,修了攔水壩,桃子增產增收。”王漢功說,除了種桃,他們夫妻倆每年還能從村里領到近3000元的扶貧項目分紅。此外,村里給他妻子辦了低保,妻子作為殘疾人每個月能領85元護理費。種桃收入加上各種分紅和補貼,家里一年收入近2萬元。
王漢功還指著家門口的攝像頭說,現在家里還安上了網線,通了互聯網,裝了新監控,出門的時候妻子一個人在家他也能放心點。
沿著村里新修的水泥路,王漢功來到自家的桃園。盛夏時節,桃子已陸續成熟,瘦弱的王漢功很快就忙得滿頭大汗,但看著整個桃園碩果滿枝,他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夕陽西下,王漢功拉著一車桃子回家了。明天,這一車桃子就會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