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能在家門口上班 以前做夢都不敢想
大眾網·海報新聞12月23日報道
記者 陳洋洋 張大衛 解強民
立冬后,天氣漸寒,淄博市高青縣龍灣村村民李坤臉上卻洋溢著笑容。過去,她每天要騎電動車跨過黃河,去河對面的濱州市打工;現在,她只要走出家門口,步行一分鐘就能到公司大門口。
“能在新建小區家門口上班,我太高興了!”這句話,40歲的李坤在不長的時間里說了5次。
11月7日上午9點,作為得益乳業員工的李坤正在洗菜。她是公司的廚師,員工們的午飯得靠她操持。李坤說,自從在家門口上班后,自己的心情和氣色越來越好了。
李坤家所在的龍灣村,距離黃河僅500米。村民們祖祖輩輩以種地為生,交通不便,連買個菜都要騎車到幾公里以外的鎮上去。
由于種地收入不高,村里的青壯勞力紛紛外出打工。為了養家,李坤的丈夫也去外地打工了。丈夫出門在外,家里兩個年幼的孩子、兩位身體不好需要常年吃藥的老人需要她照顧,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靠李坤一個人料理。
“家里五六口人,不能只靠老公一個人干活養家,我也得做點事補貼家用。”李坤不忍心丈夫一個人勞累,也想掙錢補貼家用。但種地收入太少,周圍又沒有打工的地方。李坤咬咬牙,決定每天騎電動車去黃河對面的濱州市打工。
從此,李坤開始了在黃河兩岸來回跑的生活。
每天早上6點多,天還不亮,她就要騎電動車到6公里外的黃河對面上班;晚上,她再摸著黑回家。
寒來暑往,李坤每天往返于黃河兩岸。李坤一次一次地想,不去了;又一次一次地咬牙堅持著。
終于,她聽說了灘區村莊要搬遷的事。
2017年,《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發布。淄博當地政府為龍灣村的400多戶近1500名村民,在7公里外的鎮政府附近規劃了帶電梯的新樓房。
令李坤欣喜的是,搬遷后的新社區對面就是一家大企業。
“聽說這家企業給灘區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我就報了名。”李坤說,換到了新小區對面的企業上班后,工作時間寬松,工資也高了,最重要的是,她更方便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感覺特別滿意。
“以前外出打工要跑很遠的路;現在能在家門口上班,以前做夢都不敢想。”李坤笑著說,在得益乳業,像她一樣在家門口打工的不少。
李坤說,每天上班經過正在建設的新小區,她都忍不住仔細看看,想到快要搬進新家了,心里特別激動。
11月9日,李坤帶著正在念小學的女兒來到新建的龍灣社區看新房。女兒看到新房子歡呼雀躍:“新房子太好了,屋里大、明亮、寬,想想就很開心!”李坤的女兒說,以前上廁所,家里有蚊子、蒼蠅,有臭味,現在搬上新樓,廁所里沒味兒了。
“真希望新年就能搬進來,一家人在新家里過年!”李坤說,新小區不但樓房蓋得好,還有電梯,有休閑廣場,附近還有學校、醫院,上班也方便,感覺一下子就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現在每天都在盼著早點搬到新樓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