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全省第一個灘區搬遷社區里建起了鞋廠
大眾網·海報新聞12月23日報道
記者 姜洋 劉琛 儀首歌
11月12日,在泰安市東平縣銀山鎮耿山口銀河鞋業公司的廠房里,流水線上的工人正在熟練地打樣、裁剪、拼接,生產出一雙雙軍靴。這個建在社區里的鞋廠,讓村民下樓就能上班。即將啟動的二期工程,還能提供1200余個就業崗位,讓周邊更多的灘區遷建村村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耿山口社區是山東省黃河灘區遷建工程中第一個實現搬遷回遷的社區。
2019年7月,東平縣稅務局陳濤來到耿山口村任職第一書記。
他告訴記者,耿山口村搬遷后,村民們圓了安居夢,隨之而來的樂業夢又提上了日程。作為駐村的第一書記,陳濤和派出單位東平稅務局一起,為耿山口村引進了際華集團的項目,成立了耿山口銀河鞋業公司,主要生產軍靴。
灘區村的產業基礎薄弱,缺乏技術人員。陳濤到耿山口村任職時,廠房剛建好不久,全村竟找不出一個會做鞋的人來。“都說‘笨鳥先飛’,可我們起步也比別的村晚了。想要趕上去,就要下大力氣。”
不會技術,那就從頭開始學!在稅務局的幫助下,村里分批次安排有意向的村民去其他鞋類企業學習。學習期間薪水照常發,讓他們無后顧之憂。這些人把技術學回來之后,再繼續培訓自己的員工。很快,廠子開工了,一批批嶄新的軍靴從這個村辦的企業中生產出來。
有了技術,如何進一步提升效益?每天晚上,陳濤組織鞋廠的各班組組長,聚在廠子的小食堂里開會。每人面前一碗菜,大家吃完就開始談工作,討論怎么在短時間內趕上同類企業。
從小訂單開始做起,耿山口鞋業逐漸得到了合作伙伴的認可。今年11月上旬,際華集團到耿山口銀河鞋業實地考察,總經理袁海黎連說了幾句“想不到”:“想不到一個村辦企業,流程管理能如此正規,企業員工素質如此高;想不到工廠的生產環境、福利待遇也高于同類企業。”袁海黎表示,下一步,他們的軍用帳篷、背包生產訂單,也要向耿山口村的工廠投放。
現在,陳濤沒事就要到車間轉轉,和大姐們聊聊天。
“大姐們經常說感到特別幸福,特別知足。”陳濤說,有位大姐告訴他,在老村時她在隔壁村的服裝廠打工,每天從老村到廠子要騎半小時電動車,一個月只休息兩天,只能拿到1500-1800元的工資。“大姐跟我說,到這里太幸福了,工作環境好,生活方便,賺錢也比以前多了!”
陳濤說,現在的鞋廠不僅配備了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還新建了員工食堂和照料中心,讓村民下樓就上班,孩子有人接。如今在鞋廠工作,普通員工基本工資就有2000元,再加上計件工資,熟練工能拿到3000-4000元,極大地提高了村民收入。
目前,耿山口鞋業一期工程已解決了218名耿山口村和周邊村村民的就業。11月底二期廠房啟用后,將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二期廠房約6400平方米,能解決1200余人就業。下一步我們要擴大招工,輻射更多灘區村的婦女就業,讓更多灘區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陳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