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慶華是93歲老黨員曲連東(右)家的常客,老人已把她當成了親閨女。
孫慶華,德城區新湖街道樂縫創意坊志愿者服務黨支部書記。退休前,從事社區工作30年。但剛從崗位上退下來,她又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
2005年,在孫慶華帶動下,志愿者們成立了樂縫創意坊,義務為社區群眾縫縫補補,并制作環保布袋免費發放,用一針一線的關懷,密切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社區群眾眼里,孫慶華走路帶風,說話干像機關槍一樣干脆利索,一天下來,干活兒、談心、“掃”街……大家對她的稱呼不一:孫姐、孫姨、孫奶奶,但社區好像每個人都認識她、親近她,她就像一團火,燃燒自己感染別人。
眼下,樂縫創意坊已有志愿者30多名,其中黨員12名,最大的74歲,最小的53歲,累計為群眾免費縫制被褥600多套、環保布袋近2萬件。
豎起一面旗,帶起一大片。志愿服務成為豐華社區的精神符號,200多名黨員群眾陸陸續續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相繼組成了霞光紅黨員干部志愿者服務隊、朝陽紅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服務內容涵蓋幫扶救助、普法維權、治安巡邏、低碳環保、紅色宣傳等等。
早市上,不一會兒功夫,10多位樂縫創意坊的姐妹,不約而同地聚在布攤前,選購縫縫補補需要的布頭。一邊挑選布頭,一邊計劃著今天的活動。短暫商議,她們決定給社區空巢老人包頓餛飩。接近中午時,她們帶著熱氣騰騰的餛飩和火燒,送到3名空巢老人家中。
93歲的曲蓮東老人老伴去世得早,孩子工作忙碌,平時志愿者們不但為他縫縫補補,還經常給他買菜、送飯、洗洗涮涮,老人們視他們為親人,一天不見會想、會念叨。
也有人說孫慶華是三分鐘熱度,結果她卻堅持了十幾年。她的父親是抗戰老兵,去世得早,作為長女,她幫著母親拉扯3個弟弟妹妹長大,她常講“沒有共產黨,哪有俺一家?”而這,正是她不忘初心的力量源泉。在孫慶華看來,共產黨員就要奉獻自己、服務人民,永葆一顆紅心、熱心、赤子心。(德州日報 周坤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