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云峰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多來,從農業生產到百姓生活,從前沿技術到科研合作,一項項創新實踐漸次落地,為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南半球的莫桑比克正是收獲時節,現代化設備穿梭往來,這片30萬畝的中非農業合作項目將迎來大豐收。
非洲農業現代化,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派遣30多批農業專家組,建立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借助大數據、土壤分析等技術,很多貧瘠的地方變成了富庶的糧食基地。
不僅農業生產,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已經廣泛應用在“一帶一路”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全球服務,精度優于10米、可用性在95%以上;中馬合建東南亞首個國際超級物流樞紐,大部分包裹秒級清關;依托中國國家電網的先進技術,埃塞俄比亞建成覆蓋8個主要城市的智能配電網,最快1小時排除故障點。
為推動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由中國發起,5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的“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正在穩步推進。正是基于遙感圖像分析和現場勘查,科學家們發現了古絲綢之路西端的10處古羅馬遺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累計投入科技合作經費超過15億元,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培養10萬多名人才,資助“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00余項;中國與菲律賓、印尼等8個國家啟動建立科技園區合作關系,與東盟、南亞、阿拉伯國家、中亞、中東歐構建5個區域技術轉移平臺。
以數字經濟、跨境電商、跨境支付與結算為代表的新經濟、新業態也在蓬勃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正在為“一帶一路”建設創造新的需求和合作機遇。
本報記者 賀林平攝 2019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工作人員在智能熊貓巴士上演示利用掌脈進行購物。創新引領發展大潮下,近年來不少南方省(區、市)在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方面下功夫。[詳細]
今年3月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外商投資法的立法成為關注的焦點。李飛:參照借鑒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外商投資法建立了信息報告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企業報告有關的投資信息,便于在外商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方面提供基礎信息。[詳細]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在美國卷入的性侵風波,曝出了所謂“未剪輯版”視頻。美聯社報道稱,上述視頻攝于涉事女性指控劉強東在豪華轎車中對她上下其手之后,但該女性在視頻中不顯得痛苦。[詳細]
查扣象牙制品118。石家莊海關通報今年象牙等瀕危物種打私成果4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石家莊海關象牙等瀕危物種監管打私成果”新聞發布會[詳細]
據澳洲網報道,由于墨爾本今年持續干燥,很多動物都不得不進到城市中尋找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安德魯·卡梅倫稱這些袋鼠通常會在街邊的綠化帶吃草,因為那里的草更綠而且含有更多的營養。[詳細]
綜合報道,日前,美國邁阿密動物園誕生了一頭通過人工授精方式孕育的印度獨角犀牛。動物園方面表示,“這一品種犀牛的誕生不僅對邁阿密動物園具有重要意義,也對全世界所有致力于保護這一品種犀牛的人或組織而言非常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