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王樂雙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
7月5日,市城鄉建設委正式發布《加快推進全市城鄉建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方案》,標志著青島在城鄉建設領域如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最終確定“未來藍圖”。方案顯示,到2022年,青島城鄉建設領域新動能主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障礙全面破除,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青島建造”品牌效應明顯加強;綠色建筑設計達標率達到100%,裝配式建筑項目占全市新建建筑40%以上;快速路網達到110公里以上,停車一體化平臺覆蓋全市域,每年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2公里以上,全市35%以上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標準……
實施城鄉融合發展工程
農轉人口進城落戶全面破障
按照方案,到2022年,青島市將推進人口市民化培育新增長點。編制實施青島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規劃,落實全市關于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的意見基本實現青島市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轉得出、留得下”,釋放新市民消費需求,為城鎮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具體實施方法上,青島市將創建特色小鎮激發新活力。全力構建國家、省、市、區市四級特色小鎮創建體系。培育特色產業,以藍色、高端、新興為導向,聚焦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大現代服務業,兼顧傳統工藝、特色農業、民俗文化等經典產業。塑造與歷史文化、地域特征、自然景觀相協調的特色小鎮風貌。省、市級特色小鎮原則上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以上,每年完成投資不少于6億元。其中,信息技術、金融、旅游休閑、文化創意、特色農業等產業特色小鎮的固定投資額不低于20億元,每年完成投資不少于4億元。
同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著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有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加快農村清潔供暖建設,加快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和山水格局。
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工程
住房全裝修,淘汰毛坯房
按照方案,青島將推進房地產業轉型升級。引導開發企業從土地開發轉向全產業鏈開發模式,積極發展產業新業態,從提供單一的居住和商辦類產品向產業、養老、文旅、長租公寓等多元化產品轉變。鼓勵開發企業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升項目品質,發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推行住房全裝修,淘汰毛坯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加大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應,滿足居民剛性需求,規范整頓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房地產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培育2~3家本地企業進入全國百強。
在建筑業創響“青島建造”品牌。鼓勵企業抱團發展,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出臺扶持政策,吸引高等級資質企業落戶青島市,鼓勵引導青島市企業在國內主板、中小企業板、新三板上市,力爭到2022年,培育年產值過500億元企業2家、過100億元企業5家。
實施綠色節能提升工程
2022年完成老樓穿暖衣
按照工作目標,到2022年,綠色建筑設計達標率達到100%,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推廣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推進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完成500萬噸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園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區市利用采石坑、宕口等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并進行綠化美化,推進綠色建筑全領域、全過程、全鏈條發展,實現“無中生有”,推動新興產業提規模。
將裝配式建筑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培育一批設計、生產、施工全產業鏈的裝配式建筑企業。以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為重點,發揮大型設計集團、裝配式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大型總承包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全市發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40%以上。
到2022年,基本完成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居住建筑節能保暖工程完成2000萬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完成350萬平方米以上。積極打造“智慧建設”。打造一批綠色智慧住區、智慧建造、智慧市政、智慧工地等試點示范項目。成立青島市BIM技術應用聯盟,充分發揮青島市18個省級示范試點項目的作用,提升城鄉建設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實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
重點推進十大“斷頭路”
在城市“路網”規劃上,青島將以銜接膠東新機場,打造城區快速交通為新起點,組織實施仙山路快速路、杭鞍高架二期、銀川路快速化改造,完善李村河互通立交,啟動遼陽路快速路、大橋接線二期等多項關鍵性樞紐工程建設,提高快速路建成率,初步構建東岸城區“三縱四橫”的快速路網體系。以支撐區域發展,解決“腸梗阻”,加強微循環為新要求,重點推進開平路、太原路、唐山路、長沙路、勁松四路、同德路、周口路、安順路、大嶗路、君峰路等“十大”未貫通道路打通工程。
停車問題的解決也成為未來4年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青島將全力打造“智慧停車”體系,探索建立統籌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的工作機制,加大停車場建設力度,推廣地上地下智能立體車庫,打造一批具有首臺首創意義的高端智能停車示范項目,市區每年新增8萬個(含配建)以上停車位,其中公共停車泊位每年新增不少于1萬個,提高增量精準供給。發展“互聯網+”停車,率先建成國內首個覆蓋全市、路內外統一的城市級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建立動態停車數據庫。依托市級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推廣“共享停車”,盤活存量高效共享。
實施資源挖潛盤活工程
整改老舊小區惠及4.3萬戶
方案要求優化棚戶區改造騰空土地資源配置進行“騰籠換鳥”,培育發展停車、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和現代服務業新業態。騰空房屋集中區域進行招商引資,引進高端商貿服務業,帶動老城區就業、創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利用棚改風貌保護區內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騰空房屋,建設城市文化博物館、展覽館,重新恢復歷史建筑的活力,帶動旅游、影視、攝影、創意等產業發展,促進區域三產發展。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打造綠色社區,保留內涵特色打造魅力社區,加強聚點擴面打造美麗社區,注重后續管理打造安全社區,改善提升老舊小區居住環境,到2022年整治改造建筑面積28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3萬戶。
在招商引資上,面向全球開展精準招商引資引智,聚焦央企和行業重點企業,實施產業精準招商,重點引進綠色建筑材料與裝配式建筑等規模大、產業鏈拓展、協同性強、技術水平和財稅貢獻高的項目。成立青島綠色建設產業聯盟,以青島市中央商務區為依托,推進青島市“綠色建設科技城”試點工作,加快“雙云平臺”建設,著力打造全國首個產城融合的綠色建設科技城。
實施政務服務優化工程
審批零跑腿、最多跑一次
在行政審批改革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城鄉建設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加快推進立改廢釋,進一步簡政放權。全面規范行政執法,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方式,提升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監管執法水平。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建筑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試點實施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提高建設審批效率。突出審批服務機制改革創新,整合審批服務資源,深化“互聯網+行政審批”,到2022年所有審批業務全部實現“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辦理。繼續優化管理、職能、流程、服務,推進“一窗式”受理、辦理,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實現城建檔案遠程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優化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建立從市場主體準入到退出的全過程信用監管體制,搭建“青島市建設市場監管和信用信息綜合平臺”,健全建設行業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和失信約束機制。在建設領域全面推進質量安全“互聯網+監管”,實現監管可視化、數據化、風險預警化,提高質量安全監管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突如其來的中興事件,折射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尷尬,也吹響了“中國芯”彎道超車的號角。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龔懷進介紹,2017年該省集成電路僅設計、制造、封測3項的銷售收入就達1318億元,同比增長20.4%。[詳細]
特斯拉超級工廠將落戶上海 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 本報上海7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王燁捷)為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海今年正式對外公布了“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詳細]
近日,江蘇南京一家超市在凌晨時分遭一男子持刀打劫。當時,超市里只有兩名女營業員,收銀員王大姐三言兩語,就把歹徒說得落荒而逃。[詳細]
多數被害人基于自己酒后駕車一旦報警可能涉嫌危險駕駛犯罪而被判處刑罰的擔心,紛紛選擇掏錢買平安。同年4月15日晚,被害人譚某在與熊某乙約會期間,采取同樣的方式躲避了熊某乙的勸酒,被撞后也選擇了報警。[詳細]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比利時布魯塞爾,他將參加北約峰會,對英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出面接機的官員包括比利時外交部禮賓司長馮斯華·古思堂(Francoise Gustin)、美國駐比利時大使吉德瑋茲(Ronald Gidwitz)等。[詳細]
“鳳凰號”遇難者頭七遇難人數已升至45人11日就是泰國普吉島沉船事件遇難者“頭七”,已有幸存者陸續返鄉,部分逝者家屬亦同意火化。上船10多分鐘后,有導游向乘客們表示,“救生衣可以脫下了”,此時船只已經行駛在海面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