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樂雙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即日起,大眾網采編人員分赴山東17市,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全面展示全省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充分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取得的重大成就。記者們深入基層,走近工人、農民、醫生、售票員等普通群眾,親身體驗他們的生產生活,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用原汁原味的典型事例,深入報道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多角度展示我省在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中的創新實踐。
我們將通過圖文、短視頻、手機直播、VR、H5等融媒體報道方式,在大眾網、大眾論壇、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大眾網新浪官方微博、大眾網官方微信、大眾網17市分頻道全平臺推出報道。更多精彩,期待您的關注!
新春走基層【177】
探訪大國重器“藍鯨2號”守護者
時間:2月13日
地點: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
記者:圖文/李澤、胡嬋娟 視頻/張波、韓旸

“藍鯨2號”矗立在碼頭上
煙臺的冬季,海風凜冽。在芝罘灣畔,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2號”,正雄偉地矗立在碼頭上。雖然春節將近,年味漸濃,但“中集海工人”卻依然堅守崗位忙碌著,用他們的辛勤付出,守護著這個“大國重器”的正常運轉。

登船前要換上鞋頭是鋼板的勞保鞋,防止腳被重物砸傷
對于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記者并不陌生,2017年12月14日,參加“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曾來此采訪過,但此次“故地重游”,仍讓人心潮澎湃。在南海成功試采可燃冰,讓世界為之矚目的“藍鯨1號”就是在這里建造的。一座座大國重器從芝罘灣畔駛向全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海工裝備的非凡實力。
進入基地后,按照規定,大眾網記者一行換上了安全帽、勞保鞋和手套等安全裝備。隨著距離碼頭越來越近,兩座“龐然大物”映入眼簾,“藍鯨1號”和“藍鯨2號”矗立在海水藍與天空藍之間,讓人為之震撼。

記者一行換好裝備,準備登船
對于“藍鯨2號”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它是“藍鯨1號”的姊妹船,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鉆井深度15250米。中集來福士秉承“堅守精益,持續改善”的文化理念,在“藍鯨1號”的基礎上,對“藍鯨2號”進行了更多的改善優化,使它成為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全球第二座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

登船
雖然在碼頭曾目睹過“藍鯨2號”的雄姿風采,但當要登上這個“龐然大物”時,記者心里除了激動還有一點兒害怕。沿著旋梯而上,腳下就是浩瀚的大海。據工作人員介紹,從地面到“藍鯨2號”的甲板有50多米高,相當于爬10多層樓,而他們一天至少要上下兩個來回,對體力也是一個考驗!皠傞_始登船的時候,走這條旋梯,我們的心里也很忐忑,但是現在輕而易舉就登上甲板了!惫ぷ魅藛T輕松地說道。

王廷林和同事正盯著大屏幕進行監控
集控室是“藍鯨2號”的核心區域,相當于人的“中樞大腦”,負責機艙、工作區域設備情況的監控和觀測,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記者來到時,36歲的王廷林和同事正聚精會神地盯著大屏幕進行監控。他告訴記者,由于船上每天都有設備的調試和運轉,所以即使“藍鯨2號”不出海也需要每天監控,一旦發現異常將發出警報提示。

欒健正在查看主機排氣管路
主機室是“藍鯨2號”另一個重要區域,這里是全船的動力中心,相當于人的“心臟”,為全船的航行、照明、鉆井等提供動力。26歲的欒健在這里已經工作2年了,每天都要對主機排氣管路進行查看,防止管路損傷和銹蝕。
臨近春節,雖然“藍鯨2號”的工作比往常少了,但王廷林、欒健和同事們仍絲毫不敢松懈,堅守崗位,保障著這個大國重器的正常運轉!拔液推拮佣荚谥屑瘉砀J抗ぷ,家人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支持,我們也覺得十分驕傲,每逢和朋友說起我們的工作都感覺特別的幸福!蓖跬⒘终f,“藍鯨號”對于每一個中集海工人來說,就像是自己照顧著長大的孩子,新的一年,希望“藍鯨2號”也能一展實力,出海作業,像“藍鯨1號”那樣為國爭光。

工作人員堅守崗位
作為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2017年7月29日,“藍鯨2號”駛離碼頭試航,并圓滿完成了試航任務,實現了多項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其中DP3閉環動力系統是國內首次成功完成這一技術課題,對于我國深水鉆井平臺電力管理閉環系統在深水裝備上的應用,以及推動我國海洋工程關鍵技術的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鄭宇向記者介紹DP3閉環動力系統的先進技術
“使用DP3閉環動力系統,可有效節省燃油消耗和設備維護成本,節能環保容易維護,可縮減主機運行時間35%左右,降低鉆井平臺油耗11%。同時可以有效減少排放,氮氧化合物減少約35%,二氧化碳減少約20%,并且對故障的處理速度達到毫秒級別。”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調試部鄭宇向記者介紹起“藍鯨2號”的先進技術,臉上洋溢著滿滿的驕傲。
據了解,鄭宇一畢業就在中集來福士工作,如今也有10個年頭了,不僅為海工事業傾注了心血,而且也見證了它的發展。“最開始也是‘摸石頭過河’在探索中前行,經過不斷的總結經驗,工作也更加得心應手!编嵱钫f,自己到目前為止參與過七八個平臺的建造,越來越順手,不僅技術越來越先進,而且從最開始試航需要20多天到現在的15—16天就能結束試航,而減少一天就能節省數百萬元的成本。

工作人員介紹“藍鯨2號”的先進技術
站在相當于足球場面積大的甲板上,陣陣海風拂面,讓人感受到“藍鯨2號”矗立于大海之上的壯觀與豪邁。
據了解,“藍鯨號”的設計工況是可以抵抗16級風暴,使用壽命是25年,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業。這要求鋼板首先要夠厚夠強,能夠抵御冰冷的海水長年長期的拍打和腐蝕,同時還要有足夠的韌性,抵擋狂風大浪的猛烈沖擊。工作人員介紹,過去這種特殊的鋼材都要從國外進口,中集來福士的工程師們聯系到鞍鋼,經過三個多月的反復試驗,研制出了所需的特殊鋼材,擺脫了高價購買國外鋼材的限制。

“藍鯨2號”雙鉆塔系統
此外,雙鉆塔系統也是“藍鯨2號”的核心技術。通常鉆井平臺都是一個鉆塔,一套鉆井系統,而在“藍鯨2號”上有兩套鉆井系統,雙鉆塔實現了同時工作,可以一個打井,一個雙線接管,鉆井效率大幅提升。

中集來福士的半潛平臺建造“神器”——“泰山吊”(2萬噸吊點橋式起重機)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而“藍鯨號”的成功建造,是我國在海工領域創新發展的有力見證,使我國躋身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第一梯隊”。目前,中集來福士是國內唯一能夠批量化、產業化建造高端海工裝備的企業。公司已建成我國最大的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基地,成為擁有半潛式平臺、自升式平臺及海工特種船舶系列產品線的少數海工企業之一。作為我國首批進入工信部海工裝備企業“白名單”的7家企業之一,中集來福士已累計交付36座各類海洋工程裝備,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國際主流客戶訂單,目前已交付9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占到國內80%的市場份額。

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擦拭保養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中集來福士不斷取得驕人的成績。就在2018年2月7日,由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高端半潛式生活平臺OOS Tiradentes(原名“CR600”)在煙臺基地交付,開赴巴西進行作業。該平臺能夠在低油耗、綠色環保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非常安全和舒適的工作環境。其交付標志著中集來福士在高端半潛平臺自主設計建造方面取得連續突破,并推進了海工配套裝備的國產化進程。

堅守一線的“中集海工人”
對此,中集來福士副總裁趙暉曾表示:“我們將持續創新,致力成為世界級的海洋綜合服務商,不僅能夠設計建造‘藍鯨1號’‘CR600’這樣的海工重器,也能設計建造海洋牧場平臺、智能網箱等深遠海漁業裝備,還能自主開發浮式電站完整解決方案、海水淡化模塊及總包方案、海上綜合體等。我們將持續發揮‘大國重器’優勢,做強中國海工裝備,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助力海洋強國戰略。”

大眾網記者在采訪中
“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痹趥鹘y年俗中,正月初六為馬日,千家萬戶要祭送窮鬼,農民要下田春耕。而當下,在初六這天,人們則要告別拜年、串門、聚會的熱鬧日子,各自踏上工作崗位。年年此日都是離別日,今年今日,你是何心境? [詳細]
北京市交管局發布的信息,2月21日將是市民返京客流最集中的一天,高速路將出現擁堵緩行現象。來自北京鐵路局的數據顯示,昨天一天,北京地區共有55萬余名旅客乘火車抵京,預計未來幾天返程客流還會持續增加。[詳細]
廣東人派利是的儀式感得到不少人認同 大齡青年在網上討論該不該收紅包;外來媳婦被廣州派紅包的儀式感吸引……今年,不少人對紅包有了更多新體驗、新感受。[詳細]
題:內蒙古正月初五“送窮土”:習俗隨時代而變 孫子一臉迷茫地問道:“為什么起這么早……” 武桃花對孫子說,按照往年習俗,今天是正月初五,必須早起,起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送窮”。[詳細]
當地時間2月18日,一年一度的法國藝術財富沙龍展在巴黎大皇宮順利閉幕。與往年一樣,今年的藝術財富沙龍有多名中國國內藝術家和旅法藝術家作品參展,通過漆畫、油畫、國畫、雕塑藝術等風格多樣的作品呈現了中國當代藝術風貌。[詳細]
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逐漸強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進程十分迅速。這次經歷讓我再次感受到,中國人的能力并不比別人差,中國能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中國夢與世界夢交相輝映,中國夢也是世界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