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曉亮
編者按: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指明了方向,又指明了路徑。
為積極宣傳推進我省鄉村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5月26日起,大眾網推出“聚焦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專題報道,記者分赴17地市典型村莊實地采訪,用精煉的文字和生動的鏡頭記錄各地市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做法,深入報道各地村莊在鄉村振興路上經歷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展示我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創新實踐。
大眾網記者 楊瑞遠 通訊員 李征 龐志遠 賈文峰
【鄉村振興新實踐(29)】
萊陽濯村:栽好櫻花樹 打造生態振興“最美鄉村”
濯村櫻花盛開
美麗的濯村
濯村櫻花節吸引大批游客
在陶淵明的筆下,武陵人意外發現了令世人向往的桃花源,而在山東省煙臺萊陽,也有一個遠近聞名的“世外桃源”——煙臺萊陽市姜疃鎮的濯村。現在的濯村“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現在的濯村“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里“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20多年的時間里,濯村從遠近聞名的“臟亂差窮”村變成現在農村建設的典型和標桿,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靠的就是生態振興。
濯村的村民住上了小別墅
現在的濯村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雞糞村”變了樣!村民住上小別墅
濯村是萊陽市第一行政大村,20多年前,濯村是個窮得出名、臟得聞名的“爛攤子”。當年,村民見養雞賺錢,就一哄而上家家養雞,雞糞隨便堆放,晴天蒼蠅飛,雨天臟水流,而且鄰里糾紛、贍養糾紛、打架斗毆時常發生,人心混亂,治安環境非常惡劣,是個令三里五村討厭的“雞糞村”。
這樣的情況從1996年開始有了明顯改善,黨支部書記高云建帶領村“兩委”領導班子認為濯村經濟必須發展,但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那條老路濯村不能再走了。因此,舊村舊貌改造、改變居住環境成為濯村長遠發展的第一步。
在濯村人看來,村民翻新房屋不能只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應該按照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進行。所以村里聘請了專家,按照小城鎮的格局,對全村進行了整體設計,統籌規劃出具有超前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濯村小城鎮建設方案”;還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狠抓“工程質量、工作進度和管理服務”三個環節,確保了舊村改造工作的順利進行。
舊村改造先后投入3800多萬元,拆遷了占全村四分之一的468戶、2200多間房屋,拆遷數量之大,速度之快,稱得上是一個奇跡。為改善村民居住條件,開發建設了300多幢公寓式住宅樓和3個住宅小區,實行統一供水、供電、供暖、排污;建成“三縱十一橫一環”新的村莊路網格局,街道總長度18.5公里,并對村莊道路進行了全面硬化,架設路燈1200余盞,建起20公里長的地下排污管道,有效解決了村莊污水排放問題。
現在的濯村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每年“櫻花節”期間會吸引大量全國的游客前來游玩,曾經的“雞糞村”已經變身“中國最美鄉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這邊是村里的第三期別墅,都是二層小樓,很漂亮吧!現在許多外地人都來這里定居或度假,因為在我們濯村生活真是美滋滋!”濯村的村民驕傲地說。
濯村遍地鮮花令人目不暇接
濯村被譽為“北方最大的賞櫻圣地”
花園式的濯村
花園式村莊 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無論你哪個季節走進濯村,這里清新的空氣和郁郁蔥蔥的植被都能讓你流連忘返,遍地鮮花令人目不暇接,濯村人自己也常說“我們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每年5月,濯村的櫻花盛開,風吹櫻落如雨,滿地落花堆積,美不勝收,濯村也因櫻花遍野又被譽為“北方最大的賞櫻圣地”。
在高云建的帶領下,濯村人先后投入1200余萬元,在全村街道兩旁及空閑地栽植各種花卉樹木40余萬株,綠化美化空地65畝,種植草坪12萬平米,全村綠地覆蓋達99%以上,人均綠地24平米,呈現出“三季鮮花一季綠、家家門前飄花香”的大好景象。走進一戶人家,庭院花團簇擁,屋內窗明幾凈,處處散發著家的溫暖。
“你看我們村路上的這些櫻花樹,樹齡都超過20年了,而且樹下的青石板也是古香古色的,一到櫻花季我們這個櫻花大道就落英繽紛,非常有味道。”村民聊起櫻花給記者講了個故事,上個世紀90年代,櫻花樹的價錢一路看漲,不少客商慕名趕到濯村想要高價收購濯村的櫻花樹,但是高云建非常堅定無論如何也不賣,這讓許多村民感到不解。高云建說,不能賣,為了濯村的長遠發展,櫻花樹不能賣!
而今,櫻花節已成功舉辦4屆,累計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次,現在村民們說起當年的高價收購櫻花樹的事兒,都說“幸好沒賣!”隨著村莊生態環境的持續美化亮化,村莊將發展旅游業提上了議事日程,濯村在全國叫響了濯村櫻花品牌,也打造了一條以櫻花旅游為主的特色產業鏈。
濯村下大氣力抓住生態家園建設不放松,努力創造一個舒心安逸的好環境。建設了投資1.2億元的北方植物園,漫步在北方植物園當中,移步一景,聽著蟬鳴鳥叫,看著各色鮮花和植被,十分愜意。外商投資8億元的農業生態觀光園項目正在建設之中,整合3000畝苗木基地、60萬株蝴蝶蘭花卉基地及10萬株櫻花資源,積極發展“農家樂”旅游;充分利用河畔千畝梨園風景,以投資5000萬元的滄浪養生植物園為依托,打造集觀光、休閑、養生、科普為一體的特色生態旅游區。
旅游業是濯村發展的新產業,傳統農作物種植區是濯村開發農業旅游新招數,游客可以在園區自由采摘,享受田園勞作的樂趣。如今的濯村,正慢慢淡出傳統村莊的概念,農業已不再是傳統農業的田野,而是高度現代化、產業化的種植基地,高產、綠色、無公害,都在這里得到了實踐。從改善環境,到發展經濟;從開放農業,到建設新型工業;從工業,再到服務業,濯村人的發展思路日益清晰,建設生態與人居和諧共融的美麗鄉村的決心日漸堅定。
濯村
環境優美的濯村
濯村柿子成熟豐收的景象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人人幸福感爆滿
走進濯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一股股和諧文明新風。村里每年都進行一次“好子女”、“好媳婦”和“好婆婆”評選活動,大張旗鼓地獎勵獲獎者。“這是高書記獨創的獎勵辦法,我們光榮榜上都登著呢!”62歲的老黨員蓋忠臣告訴記者,在他眼里濯村并不比城市差,村民的素質也很高,“我們晚上家家戶戶的街門都不用關,非常安全,而且路邊的石榴樹和柿子樹結了果沒有一個村民會偷偷去摘的。”
秋天石榴、柿子成熟時節,濯村路邊上紅盈盈的石榴、黃燦燦的柿子就會綴滿枝頭,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但即使小孩子都不會隨意去摘,除了自然掉落的,樹上果子一顆不少。因為在村民眼中,石榴和柿子是屬于村集體的、屬于大家的,正因為這一草一木才成就了現在的濯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愛護她。
這樣好習慣的養成要得益于獎罰分明的《濯村村規民約細則》,家家戶戶人手一冊,《細則》對家庭和睦、鄰里相處、贍養老人、愛護花木等進行了嚴格規定,違反者,無論干部群眾都會受到處罰。但10年多來,這個《細則》的處罰條款幾乎沒有派上用場的時候。因為村里沒有發生過一起打架斗毆,沒有發生過一起火災,沒有發生過一起鄰里糾紛,沒有發生過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
村莊組建了3個糧油店,村民人手一本糧油證,憑證打糧;每年春節和中秋節,都向村民發放米面油肉等福利;60歲以上老黨員、老村民每年補助300—500元;考上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勵1600—2000元;大齡青年結婚還一次性補助2000元;村集體為此每年要投入200多萬元用于發放村民福利,并設立專項資金對村莊孤寡老人、困難家庭、困難學生進行幫扶資助。
來到濯村,感受花園式村莊的魅力。留在濯村,親歷鄉村振興的動力。離開濯村,回味櫻花漫天的活力。
“有些房間,雖然網上評價不錯,但住進去會發現很多瑕疵,毛巾、床單不干凈,房間隔音效果差等,影響居住心情”” 張楊楊建議,盡快明確共享短租的行業歸屬,確定其行業屬性,界定可用于短租的房源類型,制定經營行為規范、消防標準、衛生標準、裝飾裝修標準等。[詳細]
中國通過系列高分辨率衛星的發射,到2020年將形成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陸地、大氣、海洋對地觀測能力;中國探月成就在國際航天界廣受好評,嫦娥四號探測器計劃今年在月球背面著陸,將是“前無古人”的創舉……[詳細]
十幾平方米的宿舍里,袁輝擺了5張書桌,堆滿了哲學、歷史、文學等各類書籍,還珍藏著一屆屆學生送給他的禮物。袁輝的故事在網絡傳開后,一名網友留言: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見月亮。[詳細]
將高等數學知識點和桌面游戲“三國殺”相結合 玩的同時可以輔助記憶高數知識 杜毅:高數的每個知識點都有一個技能,知識和知識之間可以對決,知識也有血量,而且每個知識點之間都可以進行角色的劃分,都可以進行對決。[詳細]
6月21日,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奧尼爾前往北京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新華社記者。[詳細]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下午從北京市見義勇為權益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本市共確認見義勇為人員1685人,其中有488人被評選為“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榮譽市民、模范群體)”,非京籍占比53.28%,為260人。今年年底,本市將啟動新一屆“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評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