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石慧
□ 本報記者 姜言明
本報通訊員 周倩倩 于亞婕
不占區位優勢,沒有特色資源,村集體沒有產業,還欠下200萬元外債……曾經的前興隆村,一度好像找不到發展出路了。
但通過優化重組土地、人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前興隆村又“興隆”起來,接連實現了建設新村騰土地、成立合作社促增收、發展立體農業助轉型的“三級跳”。2017年,該村實現集體收入322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0元。
5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肥城市湖屯鎮的前興隆村,碰到在苗木基地忙活的村民鹿煥寶。他今年57歲,自家4畝地都入股了村級合作社,流轉給園林公司發展苗木產業。“現在住上了新社區,平時在苗木基地打工,一年分紅加工錢2萬多元,生活沒啥憂愁。”他告訴記者。
前興隆村的蝶變,始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政策的實施,這給前興隆村振興提供了一個強力支點。“舊村占地500畝,如果搬遷建社區,可騰出376.8畝,復墾出的地可以上項目發展經濟。”村黨支部書記賈愛云說,當時村黨支部一班人意識到,這是個大好機會。
為搶抓機遇,村里召開村民大會、講政策、算清賬、廣交流,達成了建設新村的共識。拆舊建新,黨員自家房子帶頭拆;資金鏈斷裂,黨員帶領群眾“五戶聯保”貸款500余萬元……最終,24棟居民樓全部建成,實現整村搬遷。舊村搬遷拓展了村莊的發展空間,為發展集體經濟積聚了力量。
村莊要發展,必須產業興旺,一家一戶種地的傳統模式難成氣候,土地流轉規模發展勢在必行。
村黨支部看準方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與浙江滕頭園林公司簽約建起2000畝苗木花卉基地。雙方簽訂了土地、用工、服務合同,村集體年增收70多萬元,村民土地入股,一畝可分紅800元;以勞動力入股,人均分紅1300元。
2016年,華盛綠能光伏農業科技產業園在該村落地,棚頂發電、棚下種植的新式綜合體農業驚艷亮相。隨后,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7億元的光伏工程建成并網發電。農業園內還建成智能溫控展示館和130個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分別由公司、村集體和種植大戶承包經營,重點發展黑木耳、茶樹菇、蘆筍等經濟作物的立體種植,成功打造出了“興隆莊”區域特色養生品牌。
觀光、采摘、體驗、餐飲為一體的產業園,給前興隆村帶來更大發展空間。村里又成立隆興農業旅游開發公司,設立創客服務中心和農業創客大學,為返鄉大學生、農民工搭建創業孵化平臺,吸引了豐博園櫻桃、李寨蚯蚓等22個創業項目進駐。村集體還牽頭成立興隆電商中心,線上推廣銷售產業園特色產品。前興隆村探索出了一條高效農業提升一產、光伏發電建立二產、物流電商激活三產的新農村發展路子。
光明網訊6月5日,“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采風團來到被譽為京城“大水盆”的北京密云水庫探訪,并在北京密云水庫賓館舉行活動閉幕式。從水源地到受水地,從陶岔渠首到北京密云水庫,一泓清水改變的不只是城市生態和百姓生活,更帶來人們精神面貌的改變。[詳細]
意大利羅馬當地時間6月5日,“2018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在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總部舉行。研討會上,嘉賓們分享了各國扶貧的成功經驗和挑戰,對推進減貧伙伴關系和加強減貧知識交流共享等議題展開討論。[詳細]
救援跳樓輕生女孩現場,民警與輕生女的一句簡短對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一位民警在千鈞一發之際,死死抓住尋短見的少女,最終少女獲救。” 在建設路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少女的父親付先生說,他和家人經過一天的勸說,家人已經和好如初。[詳細]
高高興興陪兒子過“六一”兒童節,卻不曾想,父親酒駕遇交警檢查,竟棄車逃跑,連兒子都“不要”了。據統計,6月1日至3日,桂林公安交警部門連續三天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參加全國嚴厲整治酒毒駕交通違法行為統一夜查行動。[詳細]
街頭示威者的面孔隱在紅菜湯的氤氳熱氣中,口中嘟囔著我聽不懂的關于烏克蘭未來的囈語 一位朋友離開烏克蘭前,在朋友圈貼了幾幀基輔的圖片,配文是美國詩人羅賓森·杰夫斯的《答案》:不論部分如何,整體依然美麗。[詳細]
鑒于當前安全形勢,外交部領事司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加沙地帶、以色列與加沙邊境及附近地區,謹慎前往黎巴嫩同以色列、黎巴嫩同敘利亞接壤的邊境地區及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地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