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石慧
編者按: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指明了方向,又指明了路徑。
為積極宣傳推進我省鄉村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5月26日起,大眾網推出“聚焦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專題報道,記者分赴17地市典型村莊實地采訪,用精煉的文字和生動的鏡頭記錄各地市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做法,深入報道各地村莊在鄉村振興路上經歷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展示我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創新實踐。
記者 于向陽 張達
【鄉村振興新實踐(2)】
別樣風景郭家溝:讓和諧村風融入村民生活
萊蕪市高新區郭家溝村,不僅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還是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村黨支部書記徐祥新說:“發展經濟很重要,但是村民的道德素養也要早抓常抓,如春風化雨,內化為每個村民的自覺行動。”
村民串門子家門不上鎖
綠蔭蔽日,湖水微瀾,初夏的郭家溝一派生機盎然。
“現在出來串門子都沒有鎖自己大門的,我們這里風氣太好了,沒有必要那么做,沒有聽說誰家沒了這沒了那的。”活潑開朗的村民張元平,為自己能嫁到郭家溝村而感到自豪。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曾是我們農耕時代的文明。如今在郭家溝村得以回歸?記者有些不相信。
隨張元平從村辦公室向村莊走去,首先被這里的別墅群所吸引。2009年,郭家溝舊村改造完成,384戶人家家家戶戶住進了二層別墅樓。掩映于花叢中的二層小康樓是郭家溝村一道亮麗的風景,別墅群隨山就勢,依山傍水,嶄新如初,羨煞游人。沿著干凈整潔的大道一路往前,溪流潺潺,湖水明凈,鳥語花香,讓人新奇,讓人著迷,讓人眷戀。正因此,郭家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造訪者和游客。
郭家溝家家戶戶住上兩層別墅
在一戶虛掩的大門外,一輛摩托車沒上鎖就停在大門外。村內大街小巷,一塵不染,這個村里的人從不在天亮前往家門口放垃圾袋,家家戶戶都是在傍晚天黑時將垃圾袋輕輕放到自家門口,天亮之前,家家戶戶的垃圾就被清潔工全部清理走了。無論是誰,看到路上有張紙片碎屑或是一粒棗核都會情不自禁地過去撿起來,“生活在這樣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里,你就會跟著這個環境走,為維護這個潔凈舒心的環境而努力。”一位村民自然地說。
“我是2004年嫁到郭家溝的,剛結婚時俺娘家的人都說我,二妮子怎么嫁到那樣一個地方!”張元平剛進婆家門時,郭家溝非常貧窮,還沒有舊村改造,郭家溝人就住在東邊的山嶺上的小平房里。說起現在的變化,張元平高興地說:“現在俺娘家的人可都羨慕俺了,都說還是二妮子有福。”
村民爭相上村報
2018年3月1日,郭家溝村的村報《新郭家溝》頭版頭條刊登的是《2017年度總結表彰暨戊戌春節聯歡活動舉行》的新聞,二、三、四版,全部刊登的是評選出的優秀黨員、優秀村民代表、文明之家、好媳婦、好婆婆的大幅照片,人人胸前戴著大紅花,笑意盈盈。
村民在郭家溝春節聯歡活動上表演舞蹈
村民在郭家溝春節聯歡活動上拔河
“村民都以能上村報為榮。”《新郭家溝》編輯徐仁泉說,村民沈長英今年評上了好婆婆,看到報紙上也有了自己的照片,高興得合不攏嘴。徐仁泉一家子的一個侄媳婦,孝敬老人,也想評上好媳婦上村報,可一共才評10名好媳婦,今年自己并沒有評上,心里好一陣難過。
家庭和諧是村居和諧的根子。在村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一大摞裝裱精美、足有40英寸大小的全家福照片在等著領走。這其中好多都是三世、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徐文、徐武兩兄弟是村里出了名的冤家,以前連紅白喜事都不碰個面,形如陌路。在“齊照全家福、共創好家庭”活動的良好氛圍帶動下,兩兄弟肩并肩陪同老人和孩子來到了拍攝地點,只通過幾個簡單姿勢的調整,兄弟倆冰釋前嫌。
看著高高掛起的“全家福”,倆兄弟感慨地說:“其實以前也沒有什么大事,就是缺少能走到一起的機會和氛圍。感謝村里的這次活動,讓我們重新體會到親情的珍貴、和諧的重要!”
“文化、道德、文明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潤物無聲的過程。人窮志不短,精神文明要抓早,等人有錢了就任性,再教育就晚了。”徐祥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哪怕他有一項好處,就值得表揚,值得宣傳,至今為止,我們村1000多口人,已有近600人上墻表彰。“每年大年初一表彰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民代表、文明之家、好媳婦、好婆婆后,接著舉辦春節聯歡活動在我們村已經堅持13年了。”
今年郭家溝大年初一聯歡會上,張元平與另兩名村民合作創作演出了小品《懶漢相親》,引起了大家伙的共鳴,原先的郭家溝,有大齡青年找不上媳婦來,外邊的大姑娘不愿意來,如今,郭家溝村生活富裕了,家家戶戶住上了別墅,而且民風淳樸和諧文明,成了遠近聞名的全國文明村,一聽是郭家溝人,就知道差不到哪里去,都愿意見面。“《懶漢相親》的創作靈感就來自于郭家溝現實生活的巨變,就地取材,自己人演身邊事,讓人感到很溫暖。”
夏天清青荇,冬天掃積雪
“人心齊,泰山移。精神文明建設,光靠村‘兩委’的說教是不行的,我們的經驗在于把它內化在村民心里,成為每個村民的自覺行動。”徐祥新書記說。
這里不得不要說一下郭家溝村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小組。
5月25日,在村頭,記者見到村民徐波時,他正挽著褲腿,拿著叉,奮力打撈著湖水中的青荇。按照活動分工,清理淤泥、青荇是徐波他們4人今天的任務。
他們屬于共同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小組。這天一大早,徐波就在微信群里招呼,眼瞅著天氣越來越熱,村里的衛生需要徹底來一次打掃。不多會時間,20多人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小組成員齊刷刷地匯聚到了村文化廣場,分成六個小組,分片打掃衛生的、老年公寓幫忙服務的,眨眼功夫,分工明確,分頭行動了。
“像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我們不定期不定時地隨時約和,七八年了我們一直堅持到現在。”徐波說。下了雪,義務除雪,春季防火,夏季防汛,到老年公寓包包子,包粽子,為老年人服務等等志愿活動,常年不間斷。
郭家溝學雷鋒志愿服務小組人員在打掃衛生
郭家溝村民在獻血車上獻血
徐祥新從這個學雷鋒志愿服務小組織上受到了啟發。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質,形成和諧村風,靠管是管不出來的,能不能多一些這樣的組織,讓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為此,在村“兩委”的組織下,郭家溝村成立了一個愛心基金會。全村從集體收入里拿出一部分資金,有愛心有能力的大戶鼎力支持,村民們力所能及地參與,就這樣愛心基金會成立了起來。
每年,村里都組織“慈心一日捐”活動,村民自發捐款。“每年下來,愛心基金能保持在近萬元,都用于村里特殊困難家庭救濟。”徐祥新說。
村民徐祥泉老伴偏癱不能自理,自己身體也有病,由于家庭變故,兩人還要帶十幾歲的小孫女,生活艱難。除了低保,年前,愛心基金會給他家送去了米面油等過節用品,并聯系企業結對幫扶他。今年5月,愛心基金又拿出500元送到徐祥泉家里。
近年來,愛心基金已經幫扶困難村民十幾人次。
徐祥新說:“將和諧村風建設融入生動的村民生活和活動之中,形成‘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是我們郭家溝村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今年我們設想,通過村民大會,把更多有特色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寫進村規民約里,讓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成為大家的共識。”
由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特別舉辦的新時代·好兒童·逐夢津城——天津市第五屆青少年兒童跳蚤節在六一兒童節前夕開幕。活動現場設置了“童年的回憶”義賣區、“童年的味道”美食區、“童年大篷車”游戲區、“童心筑夢”心愿區和舞臺區、服務區等六塊區域,開設百余個攤...[詳細]
天津海關日前正式開展2018年度天津口岸外來林木害蟲監測工作。按照《口岸林木害蟲監測指南》要求,天津海關工作人員在進境木材口岸和周邊區域進行監測。[詳細]
諾貝拉表示,她的父親聽說女兒學到了中國評彈后,非常開心,“爸爸說我回去要給他當老師教評彈。諾貝拉:我2015年來到中國,從那時候開始學中文,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文藝晚會的演出,當時就見到了周老師。[詳細]
“六一”兒童節來臨前夕,今(30)日,由重慶市婦聯和市反拐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的“關愛兒童 反對拐賣”宣傳進校園活動走進北碚區澄江鎮五一村希望小學。[詳細]
茶園新區vivo生產基地至迎龍高速路口方向,S103省道,渣土車超速超重情況嚴重,路面不堪負重,已經嚴重損壞,極大影響其他車輛正常通行,希望相關部門盡快修復,并嚴查。我們理解渣土車司機賺錢不易,但是更需要安全的生活環境,安全第一,生命至高無上。[詳細]
謝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