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石慧
編者按: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指明了方向,又指明了路徑。
為積極宣傳推進我省鄉村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5月26日起,大眾網推出“聚焦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專題報道,記者分赴17地市典型村莊實地采訪,用精煉的文字和生動的鏡頭記錄各地市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做法,深入報道各地村莊在鄉村振興路上經歷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展示我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創新實踐。
大眾網記者 王亞明 見習記者 韓金枝
【鄉村振興新實踐(20)】
濱州東尉村:工業興村,趟出一條幸福致富路
“全村村民住上花園式樓房,村內綠樹成蔭,早晨鳥語花香,晚上歡歌笑語。年輕人不愁工作,走進工廠家門口當工人,老年人不愁養老,入住公寓家門口享清福……”這是濱州市鄒平縣長山鎮東尉村村民當下的生活。在該村黨總支書記趙洪林的帶領下,東尉村形成了融合共贏、互惠互補的發展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條“工業興村,共同富裕”的“村企合一”建設路子,被授予全國文明村、全國敬老模范村、全國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典型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型村、省綠化示范村等80多項榮譽稱號。
家家住上花園式樓房
工業興村 村民進廠當工人,人均年收入超25000元
東尉村現有人口768人,183戶,耕地1032畝,工商業戶23家,人均年收入超25000元,是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東尉村的建設發展,與現任村黨總支書記、東尉集團董事長趙洪林的努力和無私奉獻密不可分。
1993年,趙洪林當選為東尉村黨總支書記,當時有三家集體企業因經營不善虧損停產,村集體負債累累,工作一度處于癱瘓狀態。上任后,趙洪林根據村里的情況,對三家虧損企業實行債權、債務分離,重新進行承包經營,讓企業輕裝上陣,加快發展。“當時,趙書記他自己承包了工業設備廠,并承擔起村里的全部債務。”東尉村黨支部書記于修永說,在趙洪林的帶領和經營下,企業很快步入正軌,扭虧為盈。
2004年,經重組改制,集不銹鋼管、法蘭、彎頭、異型管等制造業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山東東尉集團成立,東尉村集體占股30%,趙洪林擔任董事長,2017年東尉集團營收近10億元。在趙洪林的帶動下,東尉村涉廢舊金屬收購、物流運輸、編織等工商業戶發展到了23家,其中營收在億元規模左右的就有5家。
村民將土地流轉,走進工廠當上了產業工人
企業的迅速發展壯大,為村民增收致富打通了快車道,同時也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如今,東尉村的全部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村民拿著流轉費的同時,進廠干起了產業工人。“在廠里打工,每人每月平均能拿到近5000元的收入,一家兩口子的話,每月能有近萬元的收入。村民沒有房貸、車貸,上班的廠子就在村里,幸福指數絕對低不了。”趙洪林說。
以企帶村 全村搬入花園樓房,老人進公寓養老
讓農民離開土地,不離開村——這是東尉村發展的總框架。隨著村里企業的發展壯大,東尉村形成了“村企合一、以企帶村、融合共贏、互惠互補”的發展模式。為了更好地改善村民生活環境,2000年,東尉村本著布局合理、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生活便利的設計理念對村莊重新規劃,于2001年啟動東尉社區住宅樓建設。2003年至2014年,村民全部搬進了社區樓房,真正過上了城里人一般的生活。
東尉村社區老年公寓
東尉村對于入住戶實行統一補貼、統一供暖、統一供水、統一安裝太陽能、統一供氣的“五統一”政策,讓村民盡可能享受便利。“房子按500元一平方,每戶還補助4萬元,相當于80平米,這樣村民輕輕松松就搬進了樓房。”趙洪林說,東尉村社區內綠化達到45%,擁有50多個品種的綠化樹木,衛生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公共設施全部按高標準配備,真正為村民提供了花園式的宜居環境和優質服務設施。
為了能讓老年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東尉村在2004年投資370萬元建起了老年公寓,老年公寓配備活動室、圖書室,房間配套衛生間、浴室,家具、中央空調一應俱全。2006年,全村65歲以上老年人全部免費入住。村集體負擔老人的吃住,而子女只需為父母每年交1000元的供養費。“這1000元僅僅是讓子女盡一下贍養老人的義務,不能忘了父母。另外,村里每月還為老人發放30元的補助,算下來每人每年才交640元。”趙洪林說。
每年重陽節和五一勞動節,村里都會組織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旅游。目前,旅游區域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南京、青島、大連、杭州等城市。“我們住在公寓,沒事的時候大家一起打打牌、嘮嘮嗑,日子過得很舒坦,也不給孩子們添麻煩。以前,從來想不到老了還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談起如今的好生活,83歲的老人于修成高興得合不攏嘴。
民富村美 家家安居樂業,幸福指數超城里
村民富起來了,村容美起來了,而在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實現村莊和諧發展上,東尉村也一直沒落下。東尉村先后組建秧歌隊、健身隊、舞蹈隊和合唱團等文娛隊,舉辦老年夕陽紅運動會、象棋、體育比賽,老年合唱、朗誦表演等各種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大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過上好生活,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東尉村提倡“講文明、樹新風”,把“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融入到村民的意識和行動當中,開展多種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先后組織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等活動,引導廣大村民形成文明和諧的道德風尚。“以前鄰里鄉間主要矛盾不是地皮上的事就是婆媳關系等,現在土地流轉了,村民進廠當工人,老人住進了老年公寓,這樣滋生矛盾的土壤沒有了,鄰里之間肯定相處和睦、關系融洽。”趙洪林說,在東尉村,村里誰家結婚,整個單元的村民都會開著門招待客人,可見民風有多好。如今,村風民風得到進一步提升,全村呈現出一幅村民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
“以前從來沒想到過能過上這么幸福的生活,年輕人不種地,在廠里有自己的工作,老年人養老有村里管,家家戶戶還住在環境這么好的小區里,真是感覺太幸福了,心里充滿了自豪感。我們敢說,我們的幸福指數絕對比城里的要高。”村民李佃華說。她堅定的眼神里處處透露著自信和自豪。
趙洪林介紹東尉村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說起東尉村這些年以來的巨變,趙洪林說:“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東尉村黨總支自始至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首要位置,把為村民服務、民心工程作為黨總支工作的出發點,圍繞村民做文章,一步一個腳印,以人為本,扎扎實實為村民做事情,謀發展。從2003年開始新農村建設,到2014年所有村民全部住上樓房,當起了產業工人,東尉村沒有一戶村民掉隊。”
目前,趙洪林正緊鑼密鼓地組織東尉村幼兒園建設,讓村里娃能在家門口上幼兒園。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趙洪林說,村里目前最缺的就是人才。下一步,東尉村將積極從人才引進方面做文章,增強村莊發展的后備力量。
走進河南省新鄉衛輝市大漫流村駐村工作隊的會議室,駐村第一書記沈秋成正在給村民上脫貧“動員課”。” 像這樣從思想上給村民灌輸脫貧理念的“動員課”,自打沈秋成三年前主動請纓來到大漫流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就沒斷過。[詳細]
6月6日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2018年1月至5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針對空氣質量季節性、階段性污染特征,北京市將加大對露天燒烤、餐飲油煙、重型柴油車、揚塵污染等方面的執法,同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四大強化措施。[詳細]
這些常人看似簡單的照顧,湖南長沙市芙蓉區的“單親媽媽”齊慶已經重復了數十年。2003年1月,齊慶在得知北京的醫院可以治孩子的病的消息時,曾獨自帶著年僅一歲的兒子進京求醫。[詳細]
地震發生后,國家電網天山雪蓮(和田)共產黨員服務隊緊急巡視供電線路設備,檢查高考考點供電情況。地震發生后,國網新疆和田供電公司啟動緊急響應,國家電網天山雪蓮(和田)共產黨員服務隊緊急巡視供電線路設備,檢查高考考點供電情況。[詳細]
2016年總統大選,希拉里在加州國會39區的選票超過特朗普,贏得該選區(原本39區民主黨籍登記選民略多于共和黨選民)。張軍對于華裔社區關系重大的候選人江俊輝,華裔女婿夏樂柏,及軻海瑞失利初選深感惋惜。[詳細]
據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6日報道,丑聞纏身的美國環境保護局局長斯科特?普魯伊特經常到白宮食堂吃飯,屢次不請自來,引來白宮的不快。普魯伊特可以光顧,但似乎過于頻繁,于是白宮食堂向他建議,有時候可以到別的地方就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