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王曉亮
編者按: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為反映山東脫貧攻堅進程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和英模人物,為脫貧攻堅提供信心支持與精神動力,自即日起,大眾網推出“脫貧攻堅在山東”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脫貧攻堅在山東”系列報道②
劉昌法:腳下有泥土 心中有百姓 扶貧有辦法
劉昌法秉著用心用情的態度,筑起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成了與百姓無話不說的知心人。(仇晶 攝)
記者 丁穩 仇晶
6年來,他扎根農村遠離城市,在淄博上小峰村、西沙井村、石柱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村民甩掉貧困“大帽子”,曾經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變成了全省生態文明村。6年來,他真心真情為百姓,任期滿后村民紅手印聯名挽留他,把他當做家里人,他就是“第一書記”劉昌法。2017年7月,扎根扶貧第一線的劉昌法,離開工作了2年的博山區石馬鎮西沙井村,又勇擔重任來到了沂源縣大張莊鎮石柱村任“第一書記”。
“第一書記”劉昌法聯系了項目資金39萬元,對1.2公里的道路進行水泥硬化。(仇晶 攝)
一條通往致富的水泥路,實現了村民幾十年的期盼
石柱村位于石柱山腳下,地處泰安、萊蕪、臨沂、淄博四市交界處,是汶河的發源地。全村167戶共454人,作為經濟薄弱村,石柱村集體收入微薄,耕地少,山林面積大,百姓多以種植果樹和外出打工為生計。
“石柱村有蘋果樹270畝,桃樹350畝。每年果樹成熟后,需要運下山,村里沒有硬化一條路,坑坑洼洼的土路,把桃子都顛壞了,村民賣不上好價錢,我看著心疼。”來到石柱村走訪時,看到百姓戲謔“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土路,劉昌法就暗下決心,要讓石柱村的村民走上水泥路。
“第一書記”劉昌法與村兩委召集開會。(仇晶 攝)
經過走訪調研后,劉昌法認為修路是當務之急。說干就干,劉昌法確定了石柱村的修路方案,聯系了項目資金39萬元,對1.2公里的道路進行水泥硬化。11月初,這條4米寬、1.2公里長的水泥路竣工,村民的心情激動地難以言表。“沒想到我老婆子,八十多了還能活著見到水泥路。”83歲的朱明蘭老人激動地說。
“石柱村是沒有集體收入的村,發展比其他幾個村要差,因為道路不行,果子也賣不出去,劉書記來了后,把4米多寬的道路修好了,解決了最大的難題,村民幾十年的期盼實現了,村民的美好生活更有希望了。”石柱村兩委成員左耐軍信心滿滿的說道。
站在水庫旁邊,展望石柱村的未來,劉昌法充滿信心。(丁穩 攝)
牽掛百姓冷暖溫飽,做群眾“知心人”
初冬的陽光十分溫暖,正坐在門口曬太陽的朱明蘭老人看見劉書記向她家走來,遠遠的就向他揮手打招呼,“劉書記,你送來的炭特別好,沒有煙,我都不舍得燒。”劉昌法書記快步走向老人,攙扶著她,詢問起最近老人的生活和身體情況。
原來,往年都是燒柴火的朱明蘭老人今年收到了“第一書記”劉昌法送來的900多斤煤炭。“考慮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困難,我從工作經費中列支了4800元,購買了9600斤的取暖用煤,為80歲以上的老人解決了冬季供暖問題。”劉昌法告訴記者。“劉書記把炭送來了,過冬我就不害怕了,這樣的好書記哪里找。”朱明蘭老人說。
作為一名“第一書記”,到石柱村的幾個月時間,劉昌法的足跡已經遍布了整個村的百姓家。每次來到村民家里,劉昌法總要先摸一摸睡覺的炕鋪,看一看灶臺上的鍋蓋,了解村民們吃的怎么樣,睡的咋樣,問問有什么困難要解決。劉昌法秉著用心用情的態度,筑起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成了與百姓無話不說的知心人。
第一書記去向牌(仇晶 攝)
巧用自然文化資源,規劃鄉村旅游發展
石柱山上怪石林立,森林遍布,空氣宜人。山下的石柱村里有個石柱水庫,遠遠望去,藍天白云,碧水蕩漾,水中還可見到魚兒游來游去,吸引了不少游客。
“石柱村不僅有風景優美的水庫,還有傳奇的神話傳說,你們可知道,在黑龍江坐船,沒有山東人不開船的說法。”說起石柱村的傳說,劉昌法信手拈來,給大家講起黑龍江龍王的傳說。此外,石柱村的兩塊大石頭還有石爺爺、石奶奶的神奇故事,每年的3月16日,石奶奶的廟會吸引了眾多百姓前來。
對于這些自然資源和神話傳說,劉昌法認為可以充分挖掘利用。“下一步,在基礎設施方面,計劃繼續給村里修路,再修2條路,包括村里的綠化和美化。產業發展方面,打算發展鄉村旅游,編制鄉村旅游總體規劃,爭取財政和社會資金,為百姓造福。”站在水庫旁邊,展望石柱村的未來,劉昌法充滿信心。
今年83歲的朱明蘭老人看到劉昌法書記,激動地握著他的手。(丁穩 攝)
6年“第一書記”路,牢記扶貧初心
回顧擔任“第一書記”這6年,十幾本厚厚的工作記錄本是最好的見證。從博山區上小峰村到西沙井村,再到沂源縣石柱村,雖然換了三個村莊,但不變的是劉昌法的初心。“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第一書記,站在扶貧第一線,我只想用有限的時間,多為百姓辦一些實事、辦一些好事兒。”談起扶貧工作,劉昌法對記者說道,總覺得時間太短,希望看到扶貧的村莊像果樹一樣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石柱村水庫的美景。(仇晶 攝)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扶貧有辦法。只有這樣才是一名合格的第一書記,才能對得起百姓群眾的深情厚意。”這句話是劉昌法給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成了他工作上的真實寫照。在扶貧的道路上,“第一書記”劉昌法不忘初心,繼續砥礪前行。
“脫貧攻堅在山東”系列報道①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已落下帷幕。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電商發展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200億元,較2015年的1130億元相比,增長了6%。[詳細]
事實上,符合環保要求的廢舊手機拆解成本很高,全國僅有兩家企業開展正規拆解業務,每年拆解量只有約700萬臺,遠低于非法拆解數量。據悉,基金的運作采用“生產者交錢、拆解者拿補貼”的方式,推動生產者承擔相應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責任。[詳細]
這一驚人的消息,在17日由意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奧·卡納韋羅對外進行宣布,卡納維羅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意味著,我們距離未來人類活體頭部移植手術又近了一步。俄媒稱,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瓦雷里·多諾夫,由于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癥,...[詳細]
朝天門國際商貿城供圖 華龍網發 市場遠期規劃圖。綜合考慮種種因素,重慶市政府最終決定“騰籠換鳥”,淘汰朝天門市場的倉儲、物流、批發等業態,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現代商貿體系。[詳細]
據日媒報道,近日,日本防衛省假想為奪回被敵占領離島,有意在反艦導彈上增加對地攻擊能力。據悉,日本研發該導彈的目的是,假想離島被敵軍占領后,利用該導彈的對地攻擊能力奪回被占領的島嶼。[詳細]
據日媒報道,近日,日本防衛省假想為奪回被敵占領離島,有意在反艦導彈上增加對地攻擊能力。這項開發計劃與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有許多共同之處,被定位成“日版戰斧式巡航導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