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2 13:04:00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王磊 樊思思
編者按:十九大期間,大眾網特派記者王磊開設專欄《眾望十九大》,在人民大會堂、大會新聞中心、山東代表團住地等地,通過視頻、音頻和圖文報道等多種形式,融媒體立體呈現最鮮活的現場新聞。
眾望十九大⑦
產品競爭關鍵靠技術,代表聚焦“三個人才”促創新
大眾網北京10月22日訊(特派記者 王磊 樊思思)近日,山東省代表團在認真深入討論十九大報告時,對于如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幾位來自科研一線的黨代表尤其關注。他們說,科技創新特別是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支撐,也是產品競爭力提升的根本所在。創新要有人才,科技成果的轉化更需各類孵化器的配套支持。
山東團代表深入討論十九大報告。
“想在科技上引領全球,就要在前瞻性基礎研究上不斷突破!崩顺奔瘓F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代表說,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強國,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是戰略支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家在人才和物質方面已積累了一定基礎,下一步突破原創性基礎研究的理論,這對持續性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技術創新突破是產品競爭力提升的根本所在,在未來應該也要堅持這樣的創新驅動。山東在信息產業創新方面有優勢,例如浪潮的大數據已經在節假日旅游出行指導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服務。但在規模上,離北上廣還有一定差距,山東可以借助高鐵和地域優勢,吸納全國的優質資源和人才,快速形成產業規模。
近日,出席黨的十九大山東團代表張瑞敏(中)、于長軍(左)和王恩東(右)在會后繼續認真學習討論報告中關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等內容。
“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三個科技人才’。”在討論報告時,玉米育種專家李登海代表說,要重點培育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創新團隊,特別是能夠抓落實的創新團隊,這十分關鍵;厝ズ,他將帶領團隊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加快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新種子資源的創新速度。
哈工大威海校區信電學院教授于長軍代表說,從創新成果轉化為產品,再到量產后走向市場,這中間涉及辦公場所、資金、中介服務等諸多許多環節,特別是對于中小規模創新團隊來說,其起步階段往往最需要幫扶。因此,當前各地高;蛘O立的各類孵化器,成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關鍵一環。在威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哈工大威海校區就建立了有著孵化器作用的創新創業園,許多師生聯合的創新團隊都已入駐。于長軍說,科研人才擅長的是搞研究,跑市場、搞經營不是他們的強項,各類孵化器的出現將讓科技創新和市場實現有效對接。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