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居家養老要多下工夫
2010-01-29 07:41:00 作者: 來源:半島都市報
中國有句老話叫“老有所養”,而在老齡化如此嚴重的當下,這個詞卻成了一個沉甸甸的社會課題。以青島為例,目前800多萬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了126.7萬人。而據市老齡委的一份統計顯示,有約九成的老年人不愿走進養老機構,更青睞社區、居家養老。
面對如此龐大的居家、社區養老群體,我們該做些什么?在今年的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對此也很關注。他們認為,居家養老模式很具中國特色,也更加實用,政府、社會應該在物質和精神服務完善上多下工夫,讓更多老人過一個快樂充實的晚年。
一對夫妻要養四位老人
近日,省政協委員宋廣文提交了一份長達3000多字的提案,內容直指“居家養老”。
“按照中國傳統,老年人多隨子女生活,由子女養老,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模式行不通了。”省政協委員宋廣文分析說,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這就造成了一對年輕夫妻需要贍養四位甚至八位老人的現狀。“所有老人隨子女生活顯然不現實,可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他們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環境,住進養老院里。”
說到這里,宋廣文還援引了一份全國老齡部門的統計數據:2008年,全國城市老年人空巢或獨居比例高達49.7%,迫切需要得到日常生活護理和照料。“現在家庭越來越趨向于小型化,家庭養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對在家享受養老服務的需求可以說非常強烈。我認為,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應該作為下一步老齡、社區工作的重點。”
居家養老“一舉兩得”
“居家養老說白了,就是讓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宋廣文對居家養老模式相當認可,他認為,這種養老方式避免了老人一旦脫離家庭和社區而加劇的孤獨和寂寞感,是對養老模式一種很好的補充。“居家養老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人養老的一個好方法。”
宋廣文告訴記者,2008年2月,全國十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正式頒布實施,提出我國要在“十一五”期間將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在城市實現全覆蓋。“居家養老不但解決了目前社會養老機構不足的困難,還將大齡下崗女職工和缺乏生活照顧、需要居家看護的老人這兩個困難群體相結合”,可謂一舉兩得。
應鼓勵社會力量介入
“推廣居家養老,光靠政府力量肯定不行 ,應該多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雖然對居家養老很認可,但宋廣文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其中,資金來源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居家養老的推動中,政府要做的是搭建平臺、引導鼓勵,其他的應該交給社會力量。”宋廣文在提案中建議,政府要給予財力保證和政策的扶植,引導動員社會力量、社會資源投入養老機構事業,形成養老機構創辦多樣化的鼓勵機制,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協調各方解決養老機構發展中的用房問題。
在完善細節服務方面,宋廣文還提出了“為居家老人建聯系檔案”的小建議。他認為,老年人服務也要信息化,社區不妨為60歲以上的老人建立聯系檔案,對每位老人的健康狀況、家庭情況等作詳細記錄,并設立服務熱線,“針對老人在物質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實際需求,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服務,比如有的身體不好,應側重健康護理,有的希望多學點知識,上門服務時就應多側重精神交流。”
代表委員支招居家養老
●省人大代表 昌云軍
除了吃穿住還要老有所學
談到居家養老,省人大代表、山東省鮮食葡萄研究所所長昌云軍表示,這幾年政府在推進養老方面確實挺重視,但大多數時候側重于物質層面,對精神照料則有所忽視。
昌云軍說,事實上,很多老年人都非常渴望能多花些時間學習新鮮知識,充實自己,避免和社會脫節,但現在社區老年教育還沒跟上趟。“既然老人有老有所學的意愿,政府能不能幫幫忙呢?”說到這里,昌云軍說,政府可以把掌握的教師、志愿者資源利用起來,隔三差五到社區開開講座,也能起到不錯的作用。
●省政協委員 柳淑花
照顧特殊老人需政府幫忙
“如果年紀很大而且生活不能自理,居家養老就容易產生很多問題。”省政協委員、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教授柳淑花表示,現在大部分老年人子女還是比較多的,子女的負擔也不是特別重,但這些子女的下一代往往只有一個,等他們老了需要照顧時,他們的子女負擔就會很大,這樣必然就會產生很多矛盾。
對此,柳淑花建議,要建立社區為依托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經濟上有困難家庭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并對自理能力差等特殊老人提供輔助性的護理。
■記者調查
今年至少新增養老床位4000張
本報1月28日訊(記者 韋麗麗) 28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島城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去年年初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到達了126.7萬,但是現在的養老機構卻只有121家,遠遠不能滿足當前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
根據市老齡辦的推算,2035年,青島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 230萬人,老齡化水平提高到35.05% ;到2050年,青島市老齡化水平將穩定在37%左右,其中8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10.39%。
而據市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全市新增城市養老床位1700張,總計達12403張。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21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互助養老點1103處。雖然養老機構不斷完善,但從數量上看遠不能滿足當前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
為了解決一些老人不愿住進養老院的問題,島城推出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今年,市民政局將新增養老床位不少于4000張,在除去市內四區外的三區五市有條件的鎮(街道)推進城鄉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新增居家養老服務對象500人。
本報特派記者 孫豐欣孟琳達 高亮(本報濟南1月28日電)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