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龍創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記者在百龍創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訪。(大眾網-撒偉-攝)
禹城生物孵化器孵化出了眾多象百龍創園生物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物公司
大眾網德州10月13日訊(記者 樊思思)10月13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網絡媒體山東行”西線采訪團來到位于禹城的德州高新區,在國內最大的功能糖生產基地--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項生物技術轉化成果令記者們贊不絕口。禹城突出產業優勢、放大創新優勢,政府主導建立的孵化器帶動一大批企業迅速發展,環保型、科技型、國際型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來到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現場產品展示臺前,采訪團成員們品嘗了百龍公司生產的低聚果糖等功能糖產品。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百龍公司正逐步從以生產功能性食品配料為主,轉變到集中產業優勢,致力于改善中國人營養健康事業上來。目前,公司年生產能力30萬噸,借助生物高科技成果轉化和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已經成長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服務領域更是涵蓋食品、醫藥、保健品、飼料等多個行業。
百龍創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只是禹城突出產業優勢、拓寬生物高科技轉化成果的一個縮影。生物產業屬于高度專業化的領域,成果轉化離不開從小試、中試再到產業化的路徑,但無論是高精尖的研發設備、專業的實驗室,還是建設標準苛刻的中試車間,高昂的硬件投入對于許多中小企業而言都不堪重負。于是,禹城市政府主導,由百龍創園與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聯合,共同組建了山東廣博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即禹城生物孵化器。生物孵化器負責人竇鵬介紹,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給企業提供生物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轉讓等服務。許多生物產業初創企業對這種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在科研投入方面力不從心的中小企業,技術成果轉化是關乎企業生存的“軟資本”。竇鵬說,來這里“借雞生蛋”的,包括主攻科研的科研院所,以及大量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科研與產業的深度對接,使科研直接服務于企業,企業需求直接反映到科研工作中,平臺搭起來了,渠道順暢了,才能真正帶動大家一起奔跑。
禹城被稱為“中國功能糖城”,既具有生物、高端裝備等產業優勢,又地處山東省“一圈一帶”疊加區,經濟區位優勢明顯。禹城市委書記、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安民介紹,當前,禹城緊抓疊加機遇,充分利用好各項優勢,全市經濟已進入快速擴張、提質創新、開放合作、融合提升的新階段。在突出產業優勢方面,禹城加緊高新區創建升級,精心培育了以140家骨干企業為龍頭、35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龍身、大批中小微企業為龍尾的“龍型”發展組織形態,帶動形成環保型、科技型、國際型“6+2”(生物產業、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高檔紡織和現代金融、現代物流)優勢產業集群、四大基地(功能糖產業、高端裝備產業、食品產業、新能源產業)。其中生物產業、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規模都在200億元以上,在德州形成了真正的產業集群。今年1-9月份,全市工業企業利潤率、融資總量、境外投資總額和新批企業數量均居德州市第一位,功能糖系列產品生產規模居世界前列。
張安民說,在集中精力放大創新優勢方面,禹城突出高端產業、高端平臺、高端金融、高端人才“四個高端”建設,出臺創新驅動“1+5”扶持政策,形成“421”融合創新體系(“4”即功能糖、高端裝備、食品、新能源四大產業基地,“2”即科技創新創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1”即科技金融服務創新中心)。今年,財政拿出1100萬元對科技創新單位、高層次人才和技能型藍領人才進行獎勵,成為德州唯一的科金產融合創新試驗區。此外,禹城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技機構合作,“產學研+”成果豐碩。技術成果轉化153項,無人機等重大研發項目落戶禹城;大學科技園、應用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實驗室加快建設,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55個,是德州唯一超50個的縣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高新技術產值比重41.9%,高于全省10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