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7月召開的山東省委十屆十二次會議確定,山東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精準有效的措施推動穩增長調結構,著重把握“四個關鍵環節”,努力實現八個方面新進展。圍繞這個主題,10月12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在濟南啟動。活動將通過全國新媒體的視角,全方位展現山東在經濟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迎難而上、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和成就亮點。
10月7日起,大眾網、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大眾網官方微博、微信全平臺推出系列文章——行穩致遠在擔當,圍繞“一個定位,三個提升”,從項目園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以及促進消費改善民生六個方面,宏觀講述山東“穩調”故事,全景呈現為“走在前列”而奏響的山東樂章。
“行穩致遠在擔當”(42)
帶動引領,提升路上的煙臺步伐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丁琪
帶動引領,提升路上的煙臺步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煙臺,就是落實新時期山東“一個定位,三個提升”發展理念的領跑者。煙臺,是山東的煙臺、中國的煙臺、世界的煙臺——因為多樣夢想,從而不同尋常。
在時間的軸上,事物的日趨陳舊化、衰老化,是為常態。超越常態之外,還有些事物,卻與歲月和時光逆向而行,故而持續地煥發著勃勃生機。歲月的深沉可以是垂垂老矣,也可以成為物華的積淀;時代的機遇被庸者暴殄天物,被善謀實干者累積成持續進步的動力。在諸多集時光打磨和遞進式超越為一體的楷模城市中,煙臺的獨到之處每每被世人所稱道。如今,我們提及這座城市,在其特有的每一個城市標簽中,所涵蓋的現實意義和精神實質,均印刻著這個占據山東半島城市群重要位置的小城不忘初心、不曾停滯的步履。
正如俗語所言,智者創造機遇、能者把握機遇、庸者錯失機遇。有史以來的煙臺,其成長履歷向人們講述:機遇與實干是如何交響、立足本土與全球視野是如何共鳴。
如今,在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托舉起的中國夢的解讀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由宏觀布局階段轉為實施操作階段。由書面邁入現實,由口頭進入內心,由思想上的認知到行動上的實踐,“齊聲喚、同心干”正成為時代的主流。從“喚起工農千百萬”的白手起家到如今以全面小康為民族復興基礎工程的中國夢,其間篳路藍縷又恢宏豪邁。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不是一枝獨秀的結果。在萬馬奔騰、波瀾壯闊的干事創業氛圍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建立在大發展格局之上,地域性的、開創性的、建設性的謀篇,往往帶給我們千秋各異,異彩紛呈的感喟。
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征程上,煙臺向世人展示了哪些可圈可點的獨到之處呢?
首先是跨越時空的融合概念。讓區位跨越時空,讓古今深度融合,既超脫于自然的地理意義,又超脫于行政的區劃意義。憑借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我國首次海上的“對外開放”即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的煙臺。“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在煙臺起航早已成為榮光的過去,今日煙臺著眼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占盡先機的區位優勢,在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等諸多領域先人一步“走出去”、眼光獨到“引進來”,歷經歲月積累和經驗打造,跨越時空的融合概念業已形成,這就是“心理區位”上的一往無前、繼往開來的責無旁貸。
其次是干事過程與激發社會各界的“圓夢”動力相融合。中國夢,既是新時期黨和國家的復興夢,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安居樂業夢和人生尊嚴夢。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封閉環境中得到發展。發展和搞活開放型經濟,是我們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前提。“一帶一路”構筑的城市沿線上,與煙臺建立貿易往來的國家達64個。向億噸吞吐量挺進的煙臺港,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港口開展貿易往來,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發力點和關鍵點;世界首屈一指的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不僅借世界級的豪華游艇生產力,讓“四海之行始于煙臺”,更以世界先進的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樹立海底鉆探的全球標桿……這些林林總總、在世界專業領域版圖上星羅棋布的城市鏈、地標群,不僅僅搭建了一條經濟產業帶,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共贏、融入、交互的過程中,培育了力促世界多元智慧不斷融合的文化生長帶。
思想是行動的前提,文化是變革的前奏。煙臺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以文化匯聚的發展軟實力,不僅作為當下干事創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動力引擎,更是一個群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所在。煙臺之所以成為世界的煙臺,是因為她建樹于“和而不同”價值觀念基礎之上的胸懷世界;煙臺之所以成為全面小康征途上的生動縮影,源于她在每一次歷史選擇中,“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的“明者”與“知者”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