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管住權力“任性”的手
2015-02-01 07:27:00來源: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拿出一個章節對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進行深刻闡述。報告提出:“督促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 本報記者 賈瑞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拿出一個章節對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進行深刻闡述。報告提出:“督促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多年的行政慣性思維下,如何管住權力的“任性”之手,讓政府依法履行職責,成為代表和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權力之手為何如此“任性”?
“同樣是生物肥料,為何最后中標的卻是價高質劣的產品?政府部門制定招標規則為什么總是變來變去?”討論政府工作報告過程中,山東泰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峰委員不禁大倒苦水。
周峰的企業生產微生物肥料,經常參加政府組織的農資招標會。他發現,有些地方的招標變了味,個別政府部門利用擁有設置招標條件的權力,借機為本部門牟利;還有的地方為了讓利益相關企業進入招標范圍,往往會設置諸多不合常理的限制條件,比如,要求企業在很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產品,產品產地必須是當地等等。就在此次“兩會”召開期間,周峰的企業參加某地招標,又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政府的權力之手為何如此“任性”?具有多年律師執業經歷的山東隆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程萍代表多次代理過民告官案件,2014年被聘任為臨沂市政府以及部分區縣政府法律顧問后,她對政府的行政行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某地數年前把縣城一塊土地賣給一家外來企業,后來縣里又來了一個個頭更大的企業,政府要拆遷先來企業的廠房,但是合同未到期,政府又不愿意出錢補償,矛盾由此產生,企業和政府一度要對簿公堂。類似案例,程萍也接觸過。她認為,當前確實有一些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領導干部從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出發,把地方政策的效力置于法律法規的效力之上。還有個別領導干部在處理問題時重實體,輕程序,往往導致行政行為違法,成為法庭上的被告,并最終導致行政行為被撤銷。“政府官員法治思維欠缺的背后,除了多年行政思維慣性使然,一個深層次原因是不恰當的政績觀在作祟。”
依法行政,公務人員要帶頭
在濱州市,每月3日是市委書記張光峰代表的公開接訪日。通過大量接訪,他發現,多年來群眾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久而久之形成“信訪不信法”的怪圈。張光峰說:“政府要依法行政,首先要做的是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但是現在很多政府機關法律意識淡薄、守法意識不強,不知道該如何將涉法涉訴案件用法治思維來解決。”近年來,濱州市以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聘請法律“智囊團”緊密融入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和社會治理中,截至目前,共有870多家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聘請了法律顧問。
“依法治省先依法治官,依法行政需要政府公務人員帶頭做起。”省民意調查中心主任張曉委員認為,“信法尚法少執法,尊法守法難用法”,這十四個字是目前中國公眾法律素養的基本狀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所有公務人員都要依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不能對上越權,不能對下越權,也不能橫向越權。”張曉認為,這是對政府公務人員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的很好概括。
監督和追責管住權力之手
2014年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泰安維邦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徐險峰代表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及發展養老產業的建議》。該建議被大會提交由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督辦后,省民政廳、財政廳、金融辦等部門認真研究,提出了相關意見和措施,并分別向徐險峰進行反饋并征求意見。今年“兩會”期間,徐險峰告訴記者,他對政府部門的辦理情況很滿意,是政府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的很好體現,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他感到了自己的價值。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將政府行為納入人大監督之下,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但是,如何督促政府和官員依法行政,依然是件棘手難題。
“再嚴格的內部管理,也不如公開的外部監督。督促政府依法行政,最關鍵的手段是監督和追責。”張曉認為,多年來,由于行政執法的監督依據缺失加上行政執法的監督主體缺位,導致行政管理很“任性”,出了事也沒事。“沒有監督和追責,再好的行政制度設計都如同虛設。”張曉認為,行政執法的監督依據缺失,行政執法的監督主體缺位,這是很多政府官員不依法行政的關鍵所在。
監督和追責說起來簡單,但是如何監督如何追責卻涉及到政府行政機關的權責問題,需要政府足夠的勇氣和擔當。張曉介紹,為推進政府依法行政,我省已經在全國實現了突破。2014年省人大通過的《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對行政執法行為、行政執法監督等給出了明確規定。張曉認為,該條例對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我省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確立對政府機關來說有個過程,監督和追責有望鋪平政府依法行政之路”。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拿出一個章節對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進行深刻闡述。報告提出:“督促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多年的行政慣性思維下,如何管住權力的“任性”之手,讓政府依法履行職責,成為代表和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權力之手為何如此“任性”?
“同樣是生物肥料,為何最后中標的卻是價高質劣的產品?政府部門制定招標規則為什么總是變來變去?”討論政府工作報告過程中,山東泰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峰委員不禁大倒苦水。
周峰的企業生產微生物肥料,經常參加政府組織的農資招標會。他發現,有些地方的招標變了味,個別政府部門利用擁有設置招標條件的權力,借機為本部門牟利;還有的地方為了讓利益相關企業進入招標范圍,往往會設置諸多不合常理的限制條件,比如,要求企業在很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產品,產品產地必須是當地等等。就在此次“兩會”召開期間,周峰的企業參加某地招標,又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政府的權力之手為何如此“任性”?具有多年律師執業經歷的山東隆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程萍代表多次代理過民告官案件,2014年被聘任為臨沂市政府以及部分區縣政府法律顧問后,她對政府的行政行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某地數年前把縣城一塊土地賣給一家外來企業,后來縣里又來了一個個頭更大的企業,政府要拆遷先來企業的廠房,但是合同未到期,政府又不愿意出錢補償,矛盾由此產生,企業和政府一度要對簿公堂。類似案例,程萍也接觸過。她認為,當前確實有一些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領導干部從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出發,把地方政策的效力置于法律法規的效力之上。還有個別領導干部在處理問題時重實體,輕程序,往往導致行政行為違法,成為法庭上的被告,并最終導致行政行為被撤銷。“政府官員法治思維欠缺的背后,除了多年行政思維慣性使然,一個深層次原因是不恰當的政績觀在作祟。”
依法行政,公務人員要帶頭
在濱州市,每月3日是市委書記張光峰代表的公開接訪日。通過大量接訪,他發現,多年來群眾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久而久之形成“信訪不信法”的怪圈。張光峰說:“政府要依法行政,首先要做的是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但是現在很多政府機關法律意識淡薄、守法意識不強,不知道該如何將涉法涉訴案件用法治思維來解決。”近年來,濱州市以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聘請法律“智囊團”緊密融入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和社會治理中,截至目前,共有870多家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聘請了法律顧問。
“依法治省先依法治官,依法行政需要政府公務人員帶頭做起。”省民意調查中心主任張曉委員認為,“信法尚法少執法,尊法守法難用法”,這十四個字是目前中國公眾法律素養的基本狀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所有公務人員都要依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不能對上越權,不能對下越權,也不能橫向越權。”張曉認為,這是對政府公務人員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的很好概括。
監督和追責管住權力之手
2014年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泰安維邦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徐險峰代表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及發展養老產業的建議》。該建議被大會提交由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督辦后,省民政廳、財政廳、金融辦等部門認真研究,提出了相關意見和措施,并分別向徐險峰進行反饋并征求意見。今年“兩會”期間,徐險峰告訴記者,他對政府部門的辦理情況很滿意,是政府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的很好體現,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他感到了自己的價值。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將政府行為納入人大監督之下,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但是,如何督促政府和官員依法行政,依然是件棘手難題。
“再嚴格的內部管理,也不如公開的外部監督。督促政府依法行政,最關鍵的手段是監督和追責。”張曉認為,多年來,由于行政執法的監督依據缺失加上行政執法的監督主體缺位,導致行政管理很“任性”,出了事也沒事。“沒有監督和追責,再好的行政制度設計都如同虛設。”張曉認為,行政執法的監督依據缺失,行政執法的監督主體缺位,這是很多政府官員不依法行政的關鍵所在。
監督和追責說起來簡單,但是如何監督如何追責卻涉及到政府行政機關的權責問題,需要政府足夠的勇氣和擔當。張曉介紹,為推進政府依法行政,我省已經在全國實現了突破。2014年省人大通過的《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對行政執法行為、行政執法監督等給出了明確規定。張曉認為,該條例對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我省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確立對政府機關來說有個過程,監督和追責有望鋪平政府依法行政之路”。
本文相關新聞
初審編輯:劉寶才
責任編輯:解西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