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省委提出,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提升發展標桿,提升工作標準,提升精神境界。這“一個定位、三個提升”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動工作的總體把握,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深入學習領會“一個定位,三個提升”,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高點定位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中走在前列,是我們的光榮任務和重大使命。
□ 本報評論員
步入新的一年,各項工作陸續展開。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為根本指針,深刻領會“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充分認識“走在前列”對于山東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圍繞“走在前列”提升發展標桿、提升工作標準、提升精神境界,努力在新常態下開創山東工作新局面。
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是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和要求。作為東部地區重要省份,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多項發展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一直十分關心關懷,多次就山東改革發展作出指示,對山東發揮“領頭雁”作用寄予厚望,對山東“走在前列”的要求一以貫之。前不久,在視察山東一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大局出發,對山東“走在前列”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指示。這一系列“走在前列”的指示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殷切希望,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山東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指導。在新的一年里實現發展新跨越,最為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實到各方面與各領域,奮力推動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走在前列,是山東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認真分析研判、主動適應新常態,成為一地發展掌握主動占據優勢的關鍵。在新常態下,一方面我省經濟社會長期快速發展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更加凸顯,對推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提質增效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也為山東化解產能過剩、挖掘新增長點、發揮市場倒逼作用提供了新機遇。審視周邊發展,科學應對新常態已經成為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誰能在認識新常態上快人一步、在適應新常態上先人一招,在引領新常態上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占先手,贏得先機。面對新常態帶來的新變化,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畏首畏尾、踟躕不前,就會錯失良機、落于人后;只有闖在前頭,走在前列,拿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在各項工作中力爭最上游、爭當排頭兵,才能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突破。
準確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要用“走在前列”統領改革發展各項工作。走在前列,不是一個單一的發展目標,不是對發展數字的簡單追求,不是以往發展模式的簡單重復,而是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全新戰略定位,是統攝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戰略目標體系,是對山東發展質量效益的高標準與嚴要求。將這一戰略目標落到實處,光靠個別領域、個別地區、個別工作爭創一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做到改革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都要力爭上游,走到前列。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在深入謀劃發展新常態的基礎上,在發展理念、發展動力、發展手段、發展途徑上實現全面而重大的轉變,做到發展思路著眼“走在前列”來謀劃,發展布局圍繞“走在前列”來展開,發展舉措針對“走在前列”來制定,發展成果用“走在前列”來衡量,把各行業各領域奮勇爭先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匯聚起攻堅克難、開拓前進的強大動力。
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要敢為人先、勇于創新。走在前列,意味著走的是前人沒人走過的路,過往的經驗與思維常常派不上用場。尤其是在新常態之下,原先一些推動工作很有效的方法,面對發展新形勢陡然變得不靈了,原先那些鋪攤子、上項目的行家里手,面對轉調的新要求常常覺得捉襟見肘,原先習慣了靠簡單的行政命令推進工作,在法治的環境下卻時常覺得力不從心。要在新一輪發展浪潮中走在前列,考慮問題、謀劃思路就不能還是老一套,必須堅決打破以往的傳統思維和常規方式,堅決沖破不符合科學發展的陳舊觀念,堅決摒棄頭腦里那些不應有的條條框框,拿出敢為人先、敢闖新路的勁頭,以勇立潮頭、敢于突破的勇氣,立足新變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積極開拓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途徑,用改革創新的新進展,不斷推動山東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