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之痛
真正符合教育規律的方向,是讓孩子們回歸家庭。
真正符合教育規律的方向,是讓孩子們回歸家庭。
近日,有關張靈甫尸骨被埋羊圈的說法使其再次走進人們視野。
邀您記錄春節回家路上的所見所聞,訴說無法回家過年的鄉愁。
聚焦2015山東兩會,匯集大眾民意,網傳百姓呼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擴大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職業教育的細胞是專業而不是學校,職業教育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工作,實際上就是五年制和七年制貫通職業教育本科專業的建設試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擴大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1月27日下午,省政協委員就我省職業教育發展進行了討論。
“豐富人才培養類型,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渠道,對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至關重要,在2014年6月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上,山東進行了典型發言,說明‘3+2’,‘3+4’對口貫通培養的做法很值得推廣。”省政協常委、山東協和學院院長盛振文說。
“3+2”指的是3年高職加2年本科,“3+4”指的是3年中職加4年本科。據了解,2013年,我省首次在8所中職學校、11所高職院校和12所本科高校開展“3+4”、“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工作,2014年進一步擴大了試點院校范圍和專業覆蓋面。在職業院校與本科院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方面,我省走在了前列。
“但是職業院校的學生更注重應用性專業學習,可能會存在進入本科院校后,學習不適應的情況。”省政協委員、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慧青說,我省在進行試點時要求高職、中職和本科一塊制定分段貫通培養方案,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計等,但因為試點院校的學生還未進入本科階段,具體實踐效果還是未知數。
“我們學校的很多老師就在擔心,職業院校的學生上來后,不會教,教完后又擔心,學生學不會。”省政協常委、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李掖平同樣表示了擔憂。
做好銜接的關鍵在于向應用型高校的轉型。張慧青認為,原來以學術教育為職責的高校轉型從事職業教育,不太容易獲得已經習慣于學術教育的學校教職工的支持,學校層面的轉型面臨著不可預計的阻力。
“職業教育的細胞是專業而不是學校,職業教育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工作,實際上就是五年制和七年制貫通職業教育本科專業的建設試點。”張慧青建議,職業教育發展最終應該落實在專業建設而不是學校建設上。“將原先的學術型本科專業轉型為職業教育本科專業雖然也會有阻力,但這個阻力相對于學校層面的轉型來講,要小得多。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這種轉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無疑會提升學校內部其他專業轉型的積極性。”張慧青說。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初審編輯:余梁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