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綜合征 你中招了沒?
提不起精神、胃口不好、睡眠紊亂、滿臉油脂和青春痘……
提不起精神、胃口不好、睡眠紊亂、滿臉油脂和青春痘……
扮演者為天壇公園綠化隊員工仲繼先,連續六年參演祭天大禮。
“羊作”中最有名氣的無疑是現藏于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
她們或精明干練,或前衛時尚。衣香鬢影中,自有其柔軟的力量。
“萬家團圓日,鐵路繁忙時。”這句話用來形容鐵路人的春節頗為貼切。春運期間,每天約有150多趟列車經過濟寧火車站,如何在有限的軌道上保證列車安全有序通過,靠的是整個車站的“神經中樞”——信號樓中“發號施令”的值班員。
編者按:今年是大眾網連續第6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2015年春節期間,大眾網記者將拿起手中的筆,端起相機、攝像機,深入城市、鄉村、廠礦企業、車站碼頭等基層崗位,采訪工人、農民、普通市民,傾聽百姓心聲,了解社情民意,記錄祖國的變化,書寫普通小人物的感人故事,體驗基層群眾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層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展現出社會和諧、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生動景象,反映基層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節日狀態,營造出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新春走基層(78)
鐵路“交警”20年堅守 每天指揮近百趟火車
時間:2015年2月24日
地點:濟寧火車站信號樓
記者:高楊
崔宗新的沉著地下達指令
火車站的“神經中樞”信號樓控制室
眼看、手指、口呼,一個都不能少
一趟列車在信號員的指令下安全到達火車站
“萬家團圓日,鐵路繁忙時。”這句話用來形容鐵路人的春節頗為貼切。春運期間,每天約有150多趟列車經過濟寧火車站,如何在有限的軌道上保證列車安全有序通過,靠的是整個車站的“神經中樞”——信號樓中“發號施令”的值班員。
“28190次列車開過……”
“28190次列車,2道通過……”
24日,正值是節后春運返程客流高峰,穿過安全門,記者還沒有走進位于信號樓二層的控制室,就遠遠聽到電話鈴聲和值班員的指令聲此起彼伏。值班員崔宗新正全神貫注地監控電腦顯示屏上的列車行駛動態,這邊剛通過對講話筒與客運溝通完,又拿起直通電話與行車調度及毗鄰車站保持聯系,有條不紊地向信號員下達指令。整個上午,他都在不停地接打電話和收發調度命令,還要在圖紙上進行記錄。
信號樓里的值班員和信號員,不僅要負責正常的列車運行接送計劃,更要應對非正常情況下的列車調度。如果遇到嚴重風雪天氣、車站施工等情況,正常行車被干擾,還需要進行縝密安排和調度。濟寧火車站運轉車間的相關負責人給記者出了兩道算術題:“信號樓里一個班加上交接時間一共13個小時,期間有80多趟列車進出,春運最高峰時甚至將近100趟,你算算平均多久就有一趟車進來?一趟列車進站的過程中,信號樓里要發出臨站預告、發布接車信號開放命令等近10條指令,每一條指令都要復誦一遍,你算算,值班員和信號員要發出多少條指令,說多少句話?”
工作中,忙于信號操縱的崔宗新無暇顧及記者的探訪,對他而言保證每一個信號的準確顯示和傳達是唯一凝神要做的事情。隨著一波集中作業結束,在休息時間,記者采訪到了他。“信號樓協調著火車站每一趟列車的開進和駛出,每按一個按鈕、每開放一個信號,都要嚴格執行眼看、手指、口呼的標準,不能少一個手勢,也不能少說一句話。”崔宗新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一趟列車要想通過濟寧火車站,,必須完成信號樓里的所有程序才行,每一步必須做到準確無誤,才能保證列車安全運行。
“春運期間增開臨客多,每當列車運行圖有所變化,我們都如臨大敵,身負旅客安全,必須要確保列車運行和調車作業信號顯示準確。”作為一名在信號樓里工作了二十年的“老鐵路”,今年42歲的崔宗新時刻牢記著“嚴謹仔細”四個大字。每當輪到他值守,他總會提前一個小時從家中出發,早早來到信號樓熟悉當天的列車行駛動態。
當問起他工作累不累時,崔宗新靦腆地笑著說,累倒是算不上,但一個班確保信號作業準確無誤的精神高度集中還是讓人很緊張的,由于不斷傳達指令,下班回到家對著妻兒有時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二十年堅守在信號樓值班員崗位上,這個稱職的鐵路“交警”已記不清有多少個除夕夜在崗位上度過,在他的字典里沒有春節假期的概念,只有列車的安全正點行駛。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毛德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