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大眾網連續第6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2015年春節期間,大眾網記者將拿起手中的筆,端起相機、攝像機,深入城市、鄉村、廠礦企業、車站碼頭等基層崗位,采訪工人、農民、普通市民,傾聽百姓心聲,了解社情民意,記錄祖國的變化,書寫普通小人物的感人故事,體驗基層群眾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層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展現出社會和諧、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生動景象,反映基層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節日狀態,營造出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新春走基層(43)
鄉鎮醫生的春節:24小時不停查房接診
時間:2月19日
地點:濰坊昌邑市柳疃鎮中心社區醫院
記者:姜暉
魏英麗醫師為記者測血壓。
今年春節,回昌邑老家過年。不料水土不服,除夕下午便開始上吐下瀉,堅持到初一早晨八點多,終于撐不住。
不過三五分鐘車程,來到柳疃鎮中心社區醫院。大廳里沒有見到掛號窗口,循著左側走廊里傳來的爭執聲,找到了一間開著門的診室。只見診室一角檢查床上躺著的一位中年男子,一邊用手捂著腹部,在女伴的幫助下坐起身來,嘴里一邊嚷著:“你給我打上吊針就行了,不用做檢查!”
接診的女醫生搖搖頭,“不行,我們這里不能直接打針。必須全面檢查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待男子走出門去,她對我們說:“你們是哪一位不舒服?”我趕緊走上前去,說:“大夫,是我,昨天下午開始頭痛,喝了板藍根沒有效果,到晚上感覺顱壓增高,眼睛漲得難受,一晚上吐了兩次,腹瀉了兩次。”
“來,先測一下體溫吧。”女醫生說著就遞過了體溫計。
在等待測體溫期間,我與和藹的女醫生攀談起來。原來接診的是內科的魏英麗主治醫師,醫院有50多人,春節從除夕放假到初二,大家輪值。她的排班是除夕上午八點半到初一上午八點半,上午和下午在病房查房,中午和晚上門診接診。
“那你24小時不休息嗎?過年還有人在這里住院嗎?”面對我的一連串的問題,魏醫師笑道:“幾乎每年都要值班,不查房的時候就在科室休息,等著隨時有人來看病。我負責的住院病人有十來個,有心衰的,有肺炎的,有支氣管炎的,還有肺纖維化的、冠心病的。”“那家里有人在這里住院的還怎么過年啊,他們到病房里來過嗎?”“病得不是特別厲害的就白天在這里輸液,晚上接回家過年。”
5分鐘過去了,魏醫師接過體溫計一看:“三十六度七,不發燒,來,給你量量血壓。”我邊脫羽絨服邊問:“還以為晚上醫院不開門呢,才撐到早上才來。那過年來看病的人多嗎?”“我這個班看病的不多,就七八個,大多是孩子發燒,也有從龍池鎮過來的。你們剛進來遇到的那個人是從縣醫院跟人打了一架過來的,他說肚子疼要求打吊針,但是死活不讓檢查,用手一碰他肚子就喊疼不讓按,但是不檢查我也不可能隨便讓他打吊瓶啊,這不就跑了。你的血壓也沒問題,肚子還疼嗎?”說著,魏醫師按了按我的腹部。“哎呦,還是難受,想吐。”“你呀,可能是食物中毒了。”“可是我吃的別人也吃了呀。”說著我指了指一旁的夫人。“你吃咸螃蟹了吧,那東西容易傷人,尤其沒腌好的話很容易食物中毒。”“哦,這還真是……”“沒什么大問題,給你開點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和奧美拉唑腸溶片吧。”魏醫師一邊說著一邊開著單子。
這時,門外響起了一位患者的聲音:“吃藥片不行,還是打針好得快!”隨即一個急性子的中年男子走進來,不等我接過魏醫師開的處方,就開始描述自己的病情。看來,魏醫師和家人團聚過年的時間又要推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