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綜合征 你中招了沒?
提不起精神、胃口不好、睡眠紊亂、滿臉油脂和青春痘……
提不起精神、胃口不好、睡眠紊亂、滿臉油脂和青春痘……
扮演者為天壇公園綠化隊員工仲繼先,連續六年參演祭天大禮。
“羊作”中最有名氣的無疑是現藏于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
她們或精明干練,或前衛時尚。衣香鬢影中,自有其柔軟的力量。
農歷正月初六,距春節假期還有一天結束,對大多數人來說,七天的假期短暫而又忙碌,許多上班族在這天踏上了返回工作崗位的旅程。但許多在他鄉打拼的私營業者早就開始了忙碌的一年,新的一年已然在路上了。
編者按:今年是大眾網連續第6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2015年春節期間,大眾網記者將拿起手中的筆,端起相機、攝像機,深入城市、鄉村、廠礦企業、車站碼頭等基層崗位,采訪工人、農民、普通市民,傾聽百姓心聲,了解社情民意,記錄祖國的變化,書寫普通小人物的感人故事,體驗基層群眾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層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展現出社會和諧、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生動景象,反映基層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節日狀態,營造出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新春走基層(73)
芙蓉街擺攤人
時間:2月24日
地點:濟南市芙蓉街
記者:毛德勛
芙蓉街串流的人潮已然洋溢著節日喜慶的氣氛。
大年初六,芙蓉街游人如織。
農歷正月初六,距春節假期還有一天結束,對大多數人來說,七天的假期短暫而又忙碌,許多上班族在這天踏上了返回工作崗位的旅程。但許多在他鄉打拼的私營業者早就開始了忙碌的一年,新的一年已然在路上了。
葛阿姨在照顧客人。
家鄉遠在南京的葛阿姨一家在芙蓉街經營一個醬香餅攤位,這個羊年春節,為了多賺錢,全家老小都在濟南過的,一天都沒休息。對大多數人來說闔家團圓的春節假期對他們意味著辛勞。
在小吃店打工的小楊(左)和小張(右)這個春節沒回家。
早上9點,生意已經忙起來了。
小楊和小張在一家烤腸小吃店店打工。小楊家在平陰,距離濟南76公里,雖是咫尺之遙,但這個忙碌的春節,她抽不出一天時間回家團聚,"我們這一行全年無休,哪有假期"說起不能回家過年,小楊頗多無奈。
韓大哥和父親及愛人經營者這家爆肚店。
韓大哥的小店初三就開業了。
大年初三,韓大哥帶著父親和媳婦從老家棗莊返回濟南。一家三口在芙蓉街有一家爆肚店支撐全家的營生,這門手藝是他三年前去北京學的,自從踏入這一行,寒來暑往,已是三年。
齊叔叔在自家巷子口擺了個小吃攤。
家在芙蓉街附近翔風巷的齊叔叔和愛人幾年前從濟南輕騎下崗,兩人雙雙失業后,家里還有個正上高中的孩子需要供養,生活很是拮據,技術工人出身的齊叔叔下崗后先后在幾家機械廠打工,但年齡見長,體力逐漸跟不上年輕人,收入略顯窘迫。去年,多虧明湖辦事處的幫忙,在巷子口給安排了一個攤位,經營一個小吃攤,愛人在家串肉,他負責在外經營。談到辦事處對他們一家的幫助,齊叔叔滿是感激。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小攤,他格外珍惜,整個春節假期只在大年三十下午休息了半天。
張大爺在芙蓉街巷子深處的關帝廟對面經營著一家工藝品小店。
春節這幾天,張大爺自己一人經營者門面。
張大爺在芙蓉街巷子深處的關帝廟對面經營著一家工藝品小店,春節來不及多休整幾天,大年初三就從濟陽老家趕到濟南開業,這家店平時由身患強直性脊柱炎的兒子和殘疾的兒媳婦經營,是兒子兒媳夫妻兩人的所有收入來源。春節這幾天巷子里仍然風大干冷,心疼晚輩身體的張大爺讓兒子和兒媳婦在家休息,自己一個人來濟南照顧著門面。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毛德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