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山東考察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作為馬年春晚的總導演,馮小剛認為:整個國家的文藝水平、創作能力、制作能力和現...
"最美辦公大院"隨手拍,傳遞"正能量",弘揚節儉新風。
人代會17日開幕,會期6天。政協會16日開幕,會期5天。
1月11日至13日,大眾網記者輾轉100多公里,從濟南來到朱彥夫老人的故鄉,淄博市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走進老人曾住過的土坯房,看過老人一手開辟的大寨田……但遺憾的是,因為中風加上年事已高,記者無法與朱彥夫老人攀談,只能匆匆的問聲好便與老人告別。然而,我們仍能從朱彥夫老人子女的講述中,還原一位生活中的“父親”朱彥夫。

小兒子朱向峰講述與父親一起去送書稿的經歷。

朱彥夫的四女兒朱向欣講述自己印象中的父親。

回憶起父親和母親生活的不容易,朱彥夫的兒女們不住的落淚。
大眾網淄博1月18日訊(記者 馬鑫 韋輝)1月11日至13日,大眾網記者輾轉100多公里,從濟南來到朱彥夫老人的故鄉,淄博市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走進老人曾住過的土坯房,看過老人一手開辟的大寨田……但遺憾的是,因為中風加上年事已高,記者無法與朱彥夫老人攀談,只能匆匆的問聲好便與老人告別。然而,我們仍能從朱彥夫老人子女的講述中,還原一位生活中的“父親”朱彥夫。
大女兒朱向華:父親重教、嚴苛
“總是說自己小的時候沒機會上學,要我們一定珍惜……我和妹妹一放學,就讓我們去大隊里幫忙干活,教育我們不能做懶人,不能游手好閑。”
童年時過的日子苦,讓朱彥夫深知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他經常說自己小的時候沒有條件學習,連鞋都沒得穿,整天到處去要飯!毙r候,父親時常會告誡女兒朱向華要珍惜上學的機會。而除了課本上的知識,朱彥夫更不忘培養子女勤勞、奉獻的精神。
“當時雖然年紀不大,但放了學以后,他總叫我們到生產隊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把地瓜上的泥擦一下,鋤苗、剪苗這類的活就讓我們干!敝煜蛉A懂事后才明白,父親是想培養自己從小愛勞動的習慣。
一年,兒時的朱向華和兄妹們到地里幫著刨地瓜,但父親說什么也不讓他們去收花生,就是害怕孩子們會忍不住偷吃!懊妹媚昙o小,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把兩個地瓜偷著烤著吃了,后來讓父親知道了,狠狠訓了我們一頓,還讓妹妹把錢親自送到生產隊會計手里作賠償。”朱向華回憶說。
四女兒朱向欣:父親無私、柔情
“小的時候總是‘騙’我們好好把家里的豬養大,賣了錢做新衣服。到頭來錢卻都捐了出去……母親去世了對父親打擊很大,他說:‘老陳啊,你可別撇下我走了。你等著我,我很快就去了,咱倆再一起生活!
在朱向欣的記憶中,兒時干的最多的活就是在家喂豬。“放學之后,就到地里去拔豬草。父親當時承諾,豬養大,賣了錢,分給我們去扯布做新衣服!笨墒琴u了豬之后,父親卻食言了!八彦X都用在興修水利這些建設上,當時就覺得父親說話不算話!遍L大之后,朱向欣才明白,這些承諾只是父親善意的謊言。
此外,在兒女的記憶中,父親和母親的感情一直很好。從榮軍醫院回鄉后,父親常去醫院換藥,就是在那里他和自己的母親相識了!拔覌屇贻p時很漂亮,很多人不理解她為啥能看上一個殘疾人。”在他人的撮合下,母親陳希永頂住各方壓力和父親走到了一起,并從此開始照顧父親的起居,撐起整個家庭!爱斈旮赣H帶著鄉親修梯田,挖機井,雙腿經常被假肢磨得血肉模糊,我媽天天晚上哭著為父親包扎。父親肚子受過傷,夜里經常急著上廁所,來不及裝假肢,都是我媽背著他去!
朱向欣回憶,2010年,母親陳希永去世。堅強了一輩子的父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八驮谀抢锎罂,他覺得我母親為他付出了這么多。他說:‘老陳啊,你可別撇下我走了。你等著我,我很快就去了,咱倆再一起生活!赣H堅持為母親戴孝,他穿上白大褂,幾天沒吃沒喝……”
小兒子朱向峰:父親倔強、孝順
“只要是他自己能干的,從不讓人幫忙,再困難也要硬著頭皮自己來……父親在家,都是奶奶吃完飯他才肯動筷子,可是到頭來卻違背奶奶的遺言,在村里帶頭搞火化!
讓小兒子朱向峰難忘的一次經歷是1995年底,陪著父親去濟南黃河出版社送《極限人生》的書稿。“那時候長途車少,去濟南的車已經坐滿了,如果趕不上就會錯過約稿的時間。買了票,父親沒地方坐,他就趴在車廂前端的發動機蓋上。一邊的駕駛員說違反規定,不同意。沒辦法父親就向他說明了情況,并拿出包袱里的書稿。當是駕駛員很感動,說就算違法規定我也把你送過去。還要給父親辦免票,但父親沒同意。”朱向峰向記者講述。
其次,父親朱彥夫的孝順,也給兒子留下了深刻印象!笆裁春贸缘亩家艚o我奶奶,對老人非常孝敬。”不過孝順的朱彥夫,也做了一件“大不孝”的事。“1976年,我奶奶查出癌癥,不久就去世了。彌留之際,把我爸爸叫到身邊說:‘我死了以后,你不能把我燒了!敃r父親也答應了,后來奶奶去世了,他就對著我奶奶說;‘娘,我對不住你,我是個帶頭人,群眾都看著我。’于是我奶奶就成了我們村里第一個被火化的,我們村的火化工作也從此順利的推開了!
初審編輯:劉寶才
責任編輯: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