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基層干部“欠債失聯”
背后隱藏著干部違規經商、“隱形經商”等頑疾。
背后隱藏著干部違規經商、“隱形經商”等頑疾。
三百余犬只發出陣陣哀嚎,不斷有兔子與狗死去。
藥品廣告不得由明星出鏡,10歲以下兒童禁代言廣告。
網絡投票由大眾網協辦,時間為6日0時到2015年1月4日24時
今年42歲的楊明是日照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在當地“收藏圈”里卻小有名氣,屈指一算楊明踏入“收藏圈”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這么多年收藏來的琳瑯滿目、種類繁多的藏品以及懷揣的收藏夢給楊明的生活帶來了無限樂趣。楊明收藏的初衷就是讓那段歷史痕跡得到傳承,讓孩子們走進父輩的童年,去體驗那份屬于父輩們特有的快樂與夢想!

楊明收藏的拓片

楊明的收藏不僅僅是那個年代的記憶,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夢想,夢想著以后的孩子理解老輩的童年

市面上已經見不到的銥金筆

連環畫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風靡一時,每張五分錢,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舊時的算術課本

“小人書”承載著幾代人兒時的歡樂,小人書伴隨著很多人的童年一步步成長走向成熟
今年42歲的楊明是日照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在當地“收藏圈”里卻小有名氣,屈指一算楊明踏入“收藏圈”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這么多年收藏來的琳瑯滿目、種類繁多的藏品以及懷揣的收藏夢給楊明的生活帶來了無限樂趣。楊明收藏的初衷就是讓那段歷史痕跡得到傳承,讓孩子們走進父輩的童年,去體驗那份屬于父輩們特有的快樂與夢想!
楊明的書房就是一個小小博物館
走進楊明的書房,仿佛走進了一個存放了無數故事的小博物館。這間十平米左右的房間里藏著楊明的大部分心愛“家當”。七層高的書櫥上擺滿了楊明收集的各個年代的書籍,櫥柜里則藏著一些古玩、年畫、瓷片等“上了年紀”的老物件。
楊明收藏的種類很多,從銅器、瓷器、玉器、拓片、印章、到舊書籍、文革物品等應有盡有,盡管有些東西不值錢,但在楊明眼里,那都是一件件無價的寶貝。
說起收藏,楊明是從小學起就開始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80年代的學生們流行集郵,還流行看“小人書”,楊明就是從這兩樣開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在楊明家里,上千本小人書承載著他對童年的美好記憶,其中最老的一本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印發的《王熙鳳》,這本封面有些破損的小人書被楊明仔細的包在塑料袋中,顯得尤為珍貴。
經驗不足的他也買過不少假貨
在收藏小人書的同時,楊明還收藏了很多舊時的老課本、年畫、鋼筆等。一本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印制的小學一年級課本,是由豐子愷主繪,葉圣陶主編的舊課本,里面內容生動活潑,據楊明說這樣的課本存世量很少,非常有收藏價值;《珍珠塔》、《瑤池獻壽》、《工農攜手保豐收》等一些七八十年代的年畫讓人領略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如今已經非常罕見;楊明收藏的一盒八九十年代用的銥金吸水鋼筆也在各種新式水筆的使用中,成為了大人們的回憶。
在收藏之初,楊明也有過不少慘痛的經歷,“入門時,不受騙基本不可能,”因為沒有老師也沒有經驗,楊明最開始買的一些藏品大多都是假貨,而剩下的那些即使是真的也都不怎么值錢。
1998年,楊明在朋友的指引下找到諸城的一戶人家,看著家里擺放收藏的名人字畫、漢畫石像等,楊明心里激動不已,整整一年的工資都被他拿來買了這些東西,但拿回家楊明才知道,這些都是假的,自己結結實實的上了一當。
為了真正入門,楊明買來一本本收藏書籍,一有功夫就研究收藏品鑒別的方法,邊收藏邊研究。這也讓他漸漸有了辨別藏品的能力,一些有價值的好東西也就隨之被囊入楊明的收藏中。楊明說,自己計劃走500個博物館,通過不斷的學習增長見識,現在光上海博物館他就已經跑了8趟。
癡迷!古玩城是他出差時必去的地方
現在,每當出差去什么地方,楊明忙完工作第一個要去的就是當地的古玩城,去尋覓流散在民間各個角落的寶貝。他常為意外獲得一件藏品興奮的夜不能寐,摸著那些富有文化內涵的藝術品,他感覺自己像是在與歷史對話。
對于他自己喜愛的藏品,即便有瑕疵,別人出再多錢楊明也絕不轉手,楊明覺得,真正的收藏應該是收藏鑒賞,只有懂這些藏品、欣賞這些藏品,才算是真正的收藏,僅僅為了交易買賣而收藏那就不是收藏了。
通過收藏一些名人字畫,楊明也對字畫產生了興趣,空閑之余,楊明也會學著臨摹字畫,從未學過畫畫的他如今已經能夠畫出一幅幅不錯的作品,不得不說,收藏也正慢慢影響著楊明,不斷陶冶著人的情操。
收藏這么多年,手上也有了為數不少的讓楊明引以為傲的藏品,楊明此刻很希望能夠辦一個展覽,將自己這些年的收藏免費的向公眾展示一下,尤其是讓孩子們了解那些特定時期的歷史文化以及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
讓孩子們了解那個時代兒童生活
現在,楊明的收藏涉及范圍廣,以民國時期至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期間的舊物品居多為收藏特色。最希望自己的藏品能夠辦一個展覽,讓人們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們了解那些特定時期的歷史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藝術品卻是全人類的,讓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藝術品得以永久的傳承。”楊明告訴記者,這就是自己的夢想宣言。
“你有一輛豪車是自己的,你有一座豪宅是全家人的,你有一艘豪庭是一群人的,但藝術品卻是全人類的。幾百年后,當前面的那些都變成了垃圾,只有藝術品還在熠熠生輝,這就是它的價值。”對這句話,楊明印象深刻,除了陶冶情操,收藏的意義更在于再現歷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了這樣的信念,楊明的收藏夢也由此而更加堅定。
(本網記者 鄭云歌 張希嘉)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