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寬厚的爸爸走了,痛哭之后我接過“接力棒”
房澤秋和丈夫于海、兒子于霄寧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老人。但2012年不幸降臨,于海突發腦梗去世,這個家的頂梁柱塌了。然而,無法悲傷太久,28歲的于霄寧挑起了照顧家庭的擔子。
主持人:父親去世之后,那段時間你們家里是怎么過來的?
于霄寧:那段時間,我覺得我們家比較理性。剛開始沒以為父親病情有這么嚴重,就以為腦梗以后能點著或者拐著走,可以慢慢恢復,一直覺得那樣,沒有覺得事情會那么嚴重。但是一天之后就進了ICU,醫生也開會說這個事不樂觀。第二天我已經有思想準備去選墓地了。
主持人:就是他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你就去選墓地了。
于霄寧:還有生命體征,在維持。也有不接受的時候,這個過程不是說馬上就能接受,就是你說出來父親去世了到能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那幾天我在醫院,我想盡量讓我母親在家照顧老爺爺,老爺爺還在家。那一天的時候,父親去世,回家以后,家里黑著燈,老爺爺還拉到褲子里。這時候我母親和我父親一個同學的妻子一塊兒收拾。(父親去世的事)沒給老爺爺說,到現在也沒有給他說我父親去世了。
主持人:那一刻你有什么想法?
于霄寧:料理完父親后事以后,我就和妻子開始商量,想把老爺爺和母親接到一塊兒住,因為她一個人忙不過來。
主持人:父親去世這個事,你哭過三回。
于霄寧:第一次是知道我父親得病了,病得挺重。就是有一種害怕,感覺害怕失去他,莫名的有點,我感覺是那種。感覺他原來是撐起這個家的,現在他倒下了,就是那種感覺。你原來有依靠,現在感覺這個靠山他有可能倒下或者已經倒下了。因為記憶中我的父親就是干活挺多,一直在做。
主持人:這是一次。
于霄寧:對。然后再一次就是選墓地,感覺他以后就在這兒了。
主持人:是你自己去的?
于霄寧:對。自己去的。就覺得他一輩子就這樣了,就完了。再一次是料理完父親的后事,給他寫了一篇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