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當國歌響起,當國旗升起,滿滿的愛國情懷在心中激蕩!
弘揚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征集一批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優秀漫畫和動漫藝術作品。
10月31日上午,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在“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臨沂新聞發布會上慨言,正是憑借這股銳意創新、開拓奮進的“沂蒙精神”,2013年臨沂市生產總值達到3336.8億元,增長11%。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國華主持新聞發布會。

10月31日上午,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在“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臨沂新聞發布會上發布臨沂相關情況。記者 王宗陽 攝

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國華主持新聞發布會。記者 王宗陽 攝

10月31日上午,“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記者正認真聆聽記錄新聞發布會內容。記者 王宗陽 攝
大眾網記者 王宗陽
臨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在這片熱土上,形成了偉大的沂蒙精神。10月31日上午,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在“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臨沂新聞發布會上慨言,正是憑借這股銳意創新、開拓奮進的“沂蒙精神”,2013年臨沂市生產總值達到3336.8億元,增長11%。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國華主持新聞發布會。
去年,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圈一帶”發展規劃,這給臨沂帶來重大機遇。臨沂轄有3區9縣3個開發區,總面積1.72萬平方公里,人口1090萬,均占西部經濟隆起帶六市的四分之一左右,生產總值和公共財政收入均占五分之一左右;中心城區面積和人口均占六市第一位。為此,臨沂提出了“構建一個體系、打造兩個高地、推進三項工作、建設四大板塊、實施五大工程”的思路,正努力打造西部經濟隆起帶重要增長極。
調產業
構建“10+6”現代產業體系,優勢與新興產業共發展
陳先運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們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圍繞補鏈、強鏈、建鏈,大力實施‘10+6’產業推進計劃。加快提升醫藥、機械、冶金、化工等十大優勢產業,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六大新興產業。”
據了解,臨沂前三季度“10+6”產業實現產值9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30億元,分別增加17%和21%;簽約產業項目400多個、金額超過4000億元……10月中旬舉行的商博會上又簽約47個、合同金額476億元,近日在省政府舉行的簽約儀式上,臨沂市與富士康集團簽訂了一期投資30億元的金機商貿城項目投資協議,一個集機器人、模具、精密加工設備等十二大類產品,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于一體的龍頭項目正式落戶臨沂。目前,臨沂正謀劃實施一批城市組團建設,搭建臨空經濟、現代金融、文化旅游、總部經濟等高端產業的新載體,努力增強中心城市的承載力和帶動力。
促交通
打造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全方位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
大眾網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日前臨沂聘請交通運輸部專家,專門編制了《臨沂市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先期實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建設項目。在疏港大通道建設方面,中南部鐵路通道建設計劃、臨沂至臨沭鐵路建設、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以及魯南客運專線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在陸路物流設施建設方面,魯南鐵路物流基地項目列入中國鐵路總公司投資計劃,已于今年7月份開工建設;擁有2000多條國內配載專線,物流網絡覆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0%。在航空口岸建設方面,臨沂機場新一輪總體規劃獲得民航華東管理局批復,改擴建工程順利實施,航空口岸開放正在穩步推進,為臨沂全方位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創造了良好條件。
推商貿
建國際商貿名城,形成“買全國、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國”格局
按照商貿物流高地的定位,臨沂正大力實施國際商貿名城建設計劃,努力形成“買全國、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國”的格局。以電子商務提升商貿物流,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完善電商產業鏈,培育業態先進的市場主體,01世界、食樂淘、滿易網、慧聰網產業帶等項目紛紛簽約落地,前三季度,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60%。
以政策優勢促進商貿轉型。省級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扎實推進,綜合保稅區獲得國務院批準,臨沂港正式運營,在全國第二家實施了“屬地驗放、口岸直通”一站式通關模式。前三季度,臨沂商城出口增長63.2%,“旅游購物商品”出口增長381%。以良好營商環境提升商城影響力,市級審批事項壓縮49%,審批時限比法定時限提速91%,連續四年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50強。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臨沂)國際商貿物流博覽會,吸引了5.5萬名專業采購商,采購額71億元,比上屆分別增長28%和14%。前三季度,臨沂商城實現市場交易額1935億元、增長26%,對周邊區域的帶動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搭平臺
搭建要素服務平臺,打造中國首個商貿特色金融改革試驗區
在金融服務方面,臨沂編制了區域性金融中心規劃,出臺了現代金融體系培植政策,打造全國首個以商貿為特色的金融改革試驗區。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融資總量達900億元,增長60%;本外幣貸款余額2963億元、較年初增加432億元、同比多增136億元,不良貸款余額和占比實現“雙下降”,新增貸款額和不良貸款降幅均居全省第2位。
在創新服務方面,重點推進臨沂中關村軟件產業基地等項目運行,吸引IBM公司與軟通動力合作建設云計算中心,與清華紫光合作建設“智慧城市物聯網基地”。臨沂應用科學城,作為公益性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列為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將成為區域內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和產學研合作的“加速器”。
保環境
推動區域間生態環境同治,建生態補償機制
發展經濟產業,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臨沂同時扎實搞好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開展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用好省級兩型社會建設先行先試權,建立獎懲分明的生態補償機制,有力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節能減排。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目前臨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3.8%,萬元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休閑公園建設、生態片林營造等“五個一”工程有序推進,“八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中心城區擁有水面48平方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平方米,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濱水生態特色。
■相關新聞
臨沂的“一二三四五”戰略思路
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介紹,臨沂在西部經濟隆起六市中,中心城區面積和人口均占六市第一位。同時,臨沂又近海臨港、商貿活躍、物流發達,有責任爭先發展,有優勢加速跨越,有條件率先隆起。立足這一實際,我們找準發展定位,強化協作理念,臨沂提出了“構建一個體系、打造兩個高地、推進三項工作、建設四大板塊、實施五大工程”的思路,努力打造西部經濟隆起帶重要增長極。
“一個體系”,就是建設具有臨沂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兩個高地”,就是打造兩型社會建設和商貿物流高地;“三項工作”,就是突出抓好縣區經濟發展、現代城鎮體系建設和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四大板塊”,就是統籌發展中心城市、東部臨港、南部領邊、西北部高效生態四個經濟板塊;“五大工程”,就是實施綜合交通樞紐、園區提升、創新驅動、重大項目支撐和民營經濟壯大工程。
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在“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活動臨沂新聞發布會上致發布詞
(2014年10月31日)
臨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在這片奉獻的熱土上,形成了偉大的沂蒙精神。去年11月份,習近平總書記來臨沂視察時指出,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近年來,全市上下圍繞“四三二一”總體思路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創新,開拓奮進,富裕美麗的大臨沂、新臨沂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201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336.8億元,增長11%;公共財政收入216.1億元,增長16.6%。今年前三季度,繼續保持行穩致遠的良好勢頭,生產總值和公共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0.1%和15.9%,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等指標增幅,均高于全省、位居前列。臨沂先后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森林城市等稱號,被評為中國市場名城、中國物流之都,被譽為全國革命老區的一張名片。
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圈一帶”發展規劃,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大戰略,蘊含巨大的區域發展紅利。臨沂轄有3區9縣3個開發區,總面積1.72萬平方公里,人口1090萬,均占西部經濟隆起帶六市的四分之一左右,生產總值和公共財政收入均占五分之一左右;中心城區面積和人口均占六市第一位。臨沂又近海臨港、商貿活躍、物流發達,有責任爭先發展,有優勢加速跨越,有條件率先隆起。立足這一實際,我們找準發展定位,強化協作理念,提出了“構建一個體系、打造兩個高地、推進三項工作、建設四大板塊、實施五大工程”的思路,努力打造西部經濟隆起帶重要增長極。“一個體系”,就是建設具有臨沂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兩個高地”,就是打造兩型社會建設和商貿物流高地;“三項工作”,就是突出抓好縣區經濟發展、現代城鎮體系建設和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四大板塊”,就是統籌發展中心城市、東部臨港、南部領邊、西北部高效生態四個經濟板塊;“五大工程”,就是實施綜合交通樞紐、園區提升、創新驅動、重大項目支撐和民營經濟壯大工程。工作中,用心著力抓了五個方面:
(一)著力構建“10+6”現代產業體系。我們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圍繞補鏈、強鏈、建鏈,大力實施“10+6”產業推進計劃。加快提升醫藥、機械、冶金、化工等十大優勢產業,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六大新興產業。前三季度,“10+6”產業實現產值9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30億元,分別增加17%和21%;簽約產業項目400多個、金額超過4000億元,10月中旬舉行的商博會上又簽約47個、合同金額476億元,近日在省政府舉行的簽約儀式上,我市與富士康集團簽訂了一期投資30億元的金機商貿城項目投資協議,一個集機器人、模具、精密加工設備等十二大類產品,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于一體的龍頭項目正式落戶臨沂。目前,我們正著眼適應經濟新常態,圍繞現代城市經濟發展需要,謀劃實施一批城市組團建設,搭建臨空經濟、現代金融、文化旅游、總部經濟等高端產業的新載體,努力增強中心城市的承載力和帶動力。
(二)著力打造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我們聘請交通運輸部專家,編制了《臨沂市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先期實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建設項目。在疏港大通道建設方面,中南部鐵路通道建設計劃、臨沂至臨沭鐵路建設、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以及魯南客運專線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在陸路物流設施建設方面,魯南鐵路物流基地項目列入中國鐵路總公司投資計劃,已于今年7月份開工建設;擁有2000多條國內配載專線,物流網絡覆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0%。在航空口岸建設方面,臨沂機場新一輪總體規劃獲得民航華東管理局批復,改擴建工程順利實施,航空口岸開放正在穩步推進,為臨沂全方位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著力推進國際商貿名城建設。按照商貿物流高地的定位,大力實施國際商貿名城建設計劃,努力形成“買全國、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國”的格局。以電子商務提升商貿物流,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完善電商產業鏈,培育業態先進的市場主體,01世界、食樂淘、滿易網、慧聰網產業帶等項目紛紛簽約落地,前三季度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60%。以政策優勢促進商貿轉型,省級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扎實推進,綜合保稅區獲得國務院批準,臨沂港正式運營,在全國第二家實施了“屬地驗放、口岸直通”一站式通關模式。前三季度,臨沂商城出口增長63.2%,“旅游購物商品”出口增長381%。以良好營商環境提升商城影響力,市級審批事項壓縮49%,審批時限比法定時限提速91%,連續四年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50強。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臨沂)國際商貿物流博覽會,吸引了5.5萬名專業采購商,采購額71億元,比上屆分別增長28%和14%。前三季度,臨沂商城實現市場交易額1935億元、增長26%,對周邊區域的帶動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四)著力搭建要素服務平臺。在金融服務方面,編制了區域性金融中心規劃,出臺了現代金融體系培植政策,打造全國首個以商貿為特色的金融改革試驗區。前三季度,全市社會融資總量達900億元,增長60%;本外幣貸款余額2963億元、較年初增加432億元、同比多增136億元,不良貸款余額和占比實現“雙下降”,新增貸款額和不良貸款降幅均居全省第2位。在創新服務方面,重點推進臨沂中關村軟件產業基地等項目運行,吸引IBM公司與軟通動力合作建設云計算中心,與清華紫光合作建設“智慧城市物聯網基地”。臨沂應用科學城,作為公益性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列為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將成為區域內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和產學研合作的“加速器”。
(五)著力推動區域間生態環境同治。扎實搞好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開展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用好省級兩型社會建設先行先試權,建立獎懲分明的生態補償機制,有力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節能減排。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3.8%,萬元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休閑公園建設、生態片林營造等“五個一”工程有序推進,“八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中心城區擁有水面48平方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平方米,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濱水生態特色。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