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當國歌響起,當國旗升起,滿滿的愛國情懷在心中激蕩!
弘揚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征集一批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優秀漫畫和動漫藝術作品。
變化中萊蕪雪野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的目光。過去的滿湖腥臭消失了,現在變成一灣達到飲用水標準的‘綠色’水庫”,山上生態綠道修好了,密麻綠樹卻有增無減。如此雪野,游客越來越多,村民不用跑到外地打工了,他們開始在家門口致富。31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萊蕪雪野。

31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萊蕪雪野航空運動俱樂部

31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萊蕪雪野航空運動俱樂部,在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方面,雪野旅游區規劃建設了航空產業園。
這架飛機為全金屬打造,但機身非常輕,只有500斤左右,正式這種特點,這架飛機價值400萬。

31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雪野湖畔,13平方公里的湖面碧波蕩漾,整個湖區霧氣氤氳,景色美不勝收。
大眾網萊蕪10月31日訊(記者 李兆輝)變化中萊蕪雪野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的目光。過去的滿湖腥臭消失了,現在變成一灣達到飲用水標準的‘綠色’水庫”,山上生態綠道修好了,密麻綠樹卻有增無減。如此雪野,游客越來越多,村民不用跑到外地打工了,他們開始在家門口致富。31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萊蕪雪野。
“每次到雪野都能感受到她在變化,別墅群、養老中心拔地而起,湖水越來越清,綠樹越來越多,臨走之前只想多吸上兩口雪野的空氣。”采訪團成員李文亮告訴大眾網記者,他已經來過雪野多次,每次來都能看到新亮點。
萊蕪市雪野旅游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誠介紹說,自2007年萊蕪市雪野旅游區成立至今,共開工建設路網、自來水、污水管網、天然氣管網、強電管網等工程,總通路里程280余公里,污水管網23公里,通過實施道路、污水處理、自來水、天然氣、電力等七大工程,雪野旅游區的基礎設置配套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雪野配套的旅游項目也讓旅游產業增色不少。2009年,萊蕪市舉辦“首屆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并成為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永久舉辦地。在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方面,雪野旅游區規劃建設了航空產業園。總規劃范圍1800畝,已批準建設用地900余畝,重點發展航空培訓、航空旅游、航空研發、航空組裝、航空展銷等項目。引進山東華戎飛機制造、山東雪野直升機維修、山東齊翔雪野航空俱樂部、南山航空學院培訓學校等項目9家,其中山東華戎飛機制造和山東雪野直升機維修項目已于2012年底投產運營。2013年7月,國內首家通用飛機交易中心在雪野旅游區揭牌運營。
近幾年,雪野旅游區的發展越來越好,而在這個過程中,直接受益者就是生活在這里的村民。“自2007年以來,政府舍得投入,我們村民的生活越過越好。”雪野旅游區雪野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朱健民告訴大眾網記者,雪野旅游區下轄雪野鎮,有50個行政村,居民人數4.8萬人,2007年之前,當地村民主要的收入來自種植、養殖及外出務工等,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雪野旅游區成立以后,隨著開發建設的逐步推進,地方經濟收入增加也直接帶動了當地村民的收入。多數村民不愿意再到外地打工。2013年,雪野旅游區對924名當地居民進行了免費技能培訓,其中,496人接受廚師技能培訓,其他人接受電焊工、計算機、保安、保潔、保綠培訓等。加上當地招商引資項目紛紛落地,雪野鎮的村民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有一技之長的,每天能掙100元以上,少的也能掙60元”。隨著雪野旅游區地方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雪野鎮居民的各類保險政策、低保五保政策也逐步完善。
雪野未來的發展將深度融入“一圈”經濟。據介紹,萊蕪正推進旅游合作,組建旅游聯盟,濟萊兩市可分別在對方城市設立旅行社分社及服務網點,萊蕪西部旅游資源將納入濟南南部、泰安東北部旅游一體化發展規劃范圍,實現借力發展、互惠發展。開通濟南雪野旅游專線,推出萊蕪雪野生態游、健康休閑游、鄉村有機農副產品現場購物游等系列利民惠民活動。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