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南市區交通擁堵愈演愈烈,交通擁堵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幾何級數增長,直接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和總體競爭力,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成因主要有:
一是機動化水平迅速提高,私人汽車增長迅猛,私車增長勢頭逐呈無序狀態。且機動車保有量分布集中,私人汽車擁有量的高速增長引發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交通事故和能源消耗加劇等一系列問題。
二是公交運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城市道路規劃實現率低,公交基礎設施歷史欠帳太多;另一方面,道路通行路權、信號優先權、停車管理等新的問題層出不窮,“公交優先”的戰略難以落地。
三是管理體制不順暢。目前,多個城市已經實行“一城一交”的綜合管理模式或者城鄉道路運輸實行城鄉一體化管理模式,即由一個相對集中的職能機構對道路和水路運輸、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實行行業統一管理,道路交通法規執行情況管理仍然由公安交警負責。上述管理體制下,這個權利集中的職能機構能夠對各有效整合原有相關各部門的職能,并負責對各部門的管理進行協調。
為此,建議:
一、深化城市交通和公安交警體制改革。借鑒國外將城市交通管理權集中和交通執法權分離的交通管理體制經驗,開展整合交通和公安交管試點。近期推進公安和交通信息共享和聯動機制,建立城市綜合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充分利用和發揮各部門的信息化手段和行政資源,廣泛采集和分析交通信息,優化調度、快速事故處理和投訴響應,保障交通暢通和應急處理能力。
二、鼓勵綠色出行,實施自行車復興計劃。積極采取措施鼓勵自行車出行。簡化自行車購置使用相關手續,應用信息技術采取自行車身份證制度加強對自行車管理,對自行車生產、銷售和購置實行費用減免甚至補貼制度,取消對自行車出行的限制政策。改善自行車出行條件,建設統一的自行車道網絡和停車場點系統。打通大型住區的自行車通道,完善居民區周邊自行車交通網絡,改善自行車交通條件。
三、適當采取經濟、行政手段抑制小汽車過度使用。
建議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時段采取限行措施,可以采用單雙號限行,通過行政手段引導人們拼車或選擇公交、自行車等更加環保的出行方式。
四、加大公交系統的發展力度
濟南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公交事業不夠完善,特別是載客多、快捷的有軌交通尚未建立。
以香港特區為例,香港優先發展占地少、載客量大的公共交通,讓鐵路和專營巴士成為香港運輸系統的骨干。目前香港的鐵路網絡總里程超過200公里 ,日載客量約占總載客量的34%,而且,自2002年以來,每年都有至少一條鐵路建成通車。香港目前有五家專營巴士公司,近5000巴士,其總載客量占總載客量的37%。
相比而言,濟南的人口與香港相近,但沒有地鐵或輕軌,而公交汽車線路更是滿足不了市民出行的需要。因此,濟南應當加大投資力度,規劃軌道交通網線,同時應當整合現有公交資源,對公交汽車線路進行重新規劃,并增加公交專用道路,體現以民為本的理念,方便市民的出行需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