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敢當時評“展望山東2014”系列評論⑩
完善民生服務 促進社會治理能力提升
大眾網評論員 王凱
1月19日上午,山東省省長助理、公安廳長徐珠寶在接受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的視頻專訪時,就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平安山東”建設、強化社會治安防控等回答了網友提問。徐珠寶說,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深刻變化,意味著公安機關要變“垂直型、條條型”的管理向“塊塊型、扁平化”的治理轉變。
社會的安定和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和保障。維護社會的安定有序是社會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公安機關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職能部門無疑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責任。社會治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的要求,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對于公安機關來說,找準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切入點、著力點無疑是非常關鍵的。
古語曰:民生是社會之本。公安機關是執法部門也是服務部門,社會治理歸根到底在于服務群眾。由此,從群眾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入手,加強以民意為導向的民生警務建設,暢通群眾民生訴求的渠道,切實處理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對于社會治理主體的公安機關來說,就抓住了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根本與關鍵。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切實推動社會治理方式的改進。山東省正是以滿足群眾民生訴求為目標,以網格化管理與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從根本和源頭上夯實了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石。
首先是加強了網格化管理。正如徐珠寶所說,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就意味著公安機關要轉換職能,變“條條”的管理為“塊塊”的治理。山東省去年提出了“社區六進”的創新舉措。通過消防、車管、危管、外管、物管、網管六個方面進社區,將社會治理的單位更加細微化,強化了社會治理的基層基礎工作。徐珠寶在談及交通管理時說,過去交警只管主干道、支干道,街巷的社區街道管理得比較少,但現在要使城市交通暢通,很重要的就是城市路網結構,社區小網和整個城區的大網要聯動。通過把社區停車的線路進行科學的網格化布局,使社區形成一個微循環。機動車有序停放了,消防應急通道也打通了,社區的秩序、環境也好了,群眾也比較滿意。消防等其他工作進社區也會產生類似的好處。“社區六進”的社會治理模式,將公共安全服務全方位向社區延伸,以社區“小平安”累積了社會的“大和諧”。
另外,山東還特別注重完善的社會化服務。正如徐珠寶所說,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就意味著公安機關要轉換職能,更加注重社會資源的整合和運用。去年7月份以來,山東省整合10類162項群眾訴求渠道,開通了山東民生警務平臺,使群眾訴求的渠道匯集到了一個平臺。同時,山東省依托山東警務云計算平臺,把能夠在網上辦理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全部放在網上運行,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由此,山東省真正實現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對群眾民生訴求事項的“一網受理、一站辦結、一口回復、一線回訪、統一考核、統一研判”,真正做到了“上傳的是數據,下載的是滿意”。
正所謂:為政之道,以厚民生為本。山東公安機關以提供更多更好優質均等的公共服務產品為目標,從源頭上發現和解決問題,正是抓住了社會治理工作的治本之策,更夯實了“平安山東”建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