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敢當時評“展望山東2014”系列評論⑨
霧霾治理必須標本兼治
大眾網評論員 王凱
1月2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鄧向陽接受了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的視頻專訪。在訪談中,鄧向陽強調,山東省目前的大氣污染形勢十分嚴峻,必須下真功夫、見真成效,堅決遏制大氣環境質量惡化的局面,力爭實現逐年好轉的工作目標。
去年以來,我國不斷受到霧霾天氣的侵擾,山東多個地市霧霾檢測也都出現了“爆表”情況。據鄧向陽副省長介紹,2013年山東省大氣質量一反連續兩年好轉的勢頭,17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均未達到二級標準。大氣污染既是環境問題,也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同時還是考驗政府執政能力的政治問題。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大氣質量的改善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許多新完成的治污項目的效應尚未完全顯現出來。
實事求是地講,霧霾成因非常復雜,有本地的問題,也有區域的問題。有的因素是顯而易見的且相對來說容易解決的,例如由城市建設引發的揚塵、汽車尾氣的排放等,有的則是根本性的且必須立足長遠才能解決的,例如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的制約等。所以要想根除霧霾,就不僅要消除表面的“病征”,還要清除引發“疾病”的根本,只有秉持標本兼治的理念,持續有序地推進治理,才能走出“十面埋伏”。
習近平總書記說:“解決環境問題要積極有為也要耐心持久。”山東正是以此為思想指導來治理霧霾的。
所謂的“積極有為”就是針對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要下大力氣,集中解決,即所謂的“治標”。2013年以來,山東省制定下發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確立了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進的剛性機制,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體系基本建立。具體來說,在過去的一年,山東省在解決黃標車、油品質量提升、揚塵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201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到:“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加強重點行業脫硝脫硫、城區裸露土地綠化和建筑揚塵綜合整治,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落實分階段逐步加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這些寫進年度任務的剛性指標對于短期內緩解大氣污染無疑具有重大的作用。
所謂的“耐心持久”就是要立足長遠,從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布局轉型升級的高度解決霧霾問題,即所謂的“治本”。鄧向陽副省長說:“能源結構不合理和工業結構偏重,造成了山東省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均居全國第一,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全國第二。”因此,堅持“轉調”思路,實現山東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201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直面當前百姓承擔的環境成本問題,坦言“工業結構過重,大氣污染形勢嚴峻”。這也就確定了繼續推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任務。
霧霾天氣非一日所成,治理霧霾也非一日之功。治理霧霾既要積極有為,也要耐心持久。我們可以展望,山東在霧霾問題上堅持標本兼治,有序推進,就一定能還百姓藍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