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山東考察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省政府領導同志與網友面對面,談民生、論發展、話改革。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用極限人生書寫人生極限。
打車軟件持續數月燒錢大戰爭用戶后,開始回歸更好的服務。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梅永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濟寧因煤而興、煤竭存隱患,煤炭導致的資源依賴、生態污染問題嚴重。目前,濟寧市在加快轉型發展中主動作為,現已有4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濟寧。梅永紅建議,將濟寧列為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市,并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梅永紅
大眾網北京3月9日訊(特派記者 姜洋 于瀟瀟)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梅永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濟寧因煤而興、煤竭存隱患,煤炭導致的資源依賴、生態污染問題嚴重。目前,濟寧市在加快轉型發展中主動作為,現已有4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濟寧。梅永紅建議,將濟寧列為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市,并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擺問題:
因煤而興、煤竭存隱患,資源依賴、生態污染問題嚴重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向對貧困宣戰一樣,向污染宣戰”。對此,來自典型資源型城市濟寧的梅永紅有著深刻感受。“長期的煤炭開采,為濟寧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因煤而興、煤竭而衰的潛在隱患日益凸顯。”
據梅永紅介紹,濟寧是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能源基地之一,境內含煤面積3920平方米,占國土面積的36.7%,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270億噸,年產量9000多萬噸,占山東的一半以上。現有火電廠47家,發電容積容量1033萬千瓦,占山東省的17.4%,年發電量550億噸,其中50%以上輸往市外。
如今,長期的煤炭開采凸顯出不少發展中的難題,主要表現在濟寧市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資源依賴性強。“去年,在煤炭量價齊跌的情況下,全市煤炭產業實現增加值、利潤利稅占全市規模以上比重仍然達到30.1%、36.8%和41.5%。經濟發展中資源仍為主力。
長期的煤炭開采,也讓土地塌陷問題日趨嚴重,對濟寧市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梅永紅告訴記者,目前濟寧市采煤塌陷地已達47萬畝,并以每年3到4萬畝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塌陷地面積將增加到75萬畝,最終達到180萬畝左右,占全市耕地面積的1/4。“比如鄒城、兗州、任城、微山、魚臺等地,昔日沃野千里、鐘靈毓秀的孔孟之鄉,如今已是滿目瘡痍,令人痛心。”目前,因采煤塌陷失落村莊的10萬居民被迫搬遷。“十二五”期間,排水搬遷村莊130個,涉及18萬人,預計到2040年,需搬遷村莊514個,涉及60萬人。由于采煤塌陷地補償、村落搬遷等一次性補償,無法解決其生活保障。
煤炭開采、燃燒也讓大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氣持續增多。根據監測數據分析,濟寧城市空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基本全部來自于燃煤,二氧化碳約60%來源于燃煤,PM10有40%來源于燃煤,PM2.5主要來源于上述三種污染物一次污染與二次污染的疊加,成為山東,乃至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同時,濟寧還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干線,工程貫穿境內197.9公里,約占山東省2%,生態環境十分敏感脆弱,水污染防治任務日常艱巨。“為確保調水水質安全,近十年來,濟寧在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加大投入,付出了巨大代價,先后關閉了100多家工業企業,微山湖10多萬漁民含淚離開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家園。”梅永紅說。
想對策:
4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建議將濟寧列為國家試點
“濟寧特殊的市情,注定了加快轉型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緊迫性。”梅永紅說,近年來,濟寧市委、市政府主動作為,建成了煤化工、工程機械、生物技術、紡織新材料等10多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如意集團等一批骨干企業依靠自主創新,率先崛起,成為全國同行業排頭兵。“惠普等4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濟寧,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產業集群逐步形成。”
梅永紅介紹,自2007到2013年底,在煤炭產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濟寧市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了兩倍,制造業超過煤炭產業占據主導地位,城市轉型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0年7月,李克強總理到濟寧視察時,對我市主動轉型、率先轉型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同時,山東省委省政府對濟寧轉型發展也十分重視,2013年,專門制定出臺支持濟寧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意見,把曲阜文化經濟特區上升到省級戰略,規劃建設包括濟寧在內西部經濟隆起帶,為城市加快經濟戰略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但是,資源型城市轉型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梅永紅說,目前全國有118個資源型城市,前面諸多城市的發展經驗充分證明,在資源尚未枯竭的時候,率先轉型將大大降低轉型成本,避免社會危機。今年全國兩會,他就提出了濟寧轉型發展的兩點建議:一是將濟寧列為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市,促進像濟寧這樣的資源型城市加快轉型,破解資源環境瓶頸,他希望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盡快研究出臺相關規劃和政策,在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新興產業培育、失地失控農民再就業、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進資源型城市主動轉型,加快轉型,切實避免礦竭城衰。
二是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在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同時,應充分考慮濟寧發電裝機容量大、污染排放量大的實際,合理確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比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比例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在國家、省安排電廠脫硫脫硝補助資金給予重點支持,并從濟寧境內電廠輸出電量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占用濟寧環境容量的生態資金。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