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民間大賽 每月都可有群眾文化活動
“十藝節的‘三場一館’應多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將一些民間項目都引進其中,搞些大型賽事……”今天,省政協委員李全德接受大眾網采訪,他建議,十藝節要多搞群眾文化活動,爭取每個月都有,真正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同樣,對于傳統文化的話題,省人大代表王美嬌認為,學校可以開設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程。

省政協委員李全德接受大眾網采訪
記者問民生
話題8
十藝節
組織民間大賽,每月都可有群眾文化活動
大眾網濟南1月29日訊(記者 張帆)“十藝節的‘三場一館’應多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將一些民間項目都引進其中,搞些大型賽事……”今天,省政協委員李全德接受大眾網采訪,他建議,十藝節要多搞群眾文化活動,爭取每個月都有,真正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同樣,對于傳統文化的話題,省人大代表王美嬌認為,學校可以開設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程。
政協委員:十藝節多吸納群眾參與,場館多搞民間比賽
今年十月第十屆中國文化藝術節將在我省隆重舉行,全國精彩的劇目將在大劇院和各劇場展演,由于各大劇院容納人數有限,觀眾層次不同,如何吸引更多市民關注參與這一藝術盛宴,提前造勢非常必要。
山東省政協委員李全德建議,成立十藝節群眾文化活動領導小組,政府撥發專項資金,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爭取每月都有群眾文化活動,烘托喜慶氣氛。
李全德說,十藝節馬上就要舉行,要特別利用好“一場三館”,多組織承辦群眾文化活動,比如,舉辦山東省首屆“齊魯鼓韻”大賽;全國“威風鑼鼓”大賽;山東省舞蹈大賽;南北獅王爭霸賽;舉辦集體婚禮等等,真正調動起群眾積極參與的積極性。
人大代表:傳統文化課程可以開進學校
王美嬌是臨沂市莒南縣第二中學的老師,對于她來說,小時候的過門簽、虎頭鞋現在已經很少在市面上看見了,即使有,也都是機器生產出來的,很少有人手工制作。
王美嬌告訴記者,現在,作為老文化傳承下來的莒南柳編已經變成了一個有經濟效益的產業,讓很多莒南人通過柳編有了富裕的生活,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這個傳統的產業是有著很大提高的,很多孩子從小就接觸柳編,喜歡柳編,這就形成了一個傳統文化和現代產業的良性循環。
王美嬌建議,在學校里首先要建立起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程,這個課程一定要與當地的文化特色結合起來,讓孩子們通過學習先愛上這些傳統文化。其次,發展一批文化傳承人,并由政府牽頭把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做出經濟效益,就能讓更多的人走進文化產業里,不但對文化有了繼承、發揚,還能有經濟收益。
責任編輯:魏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