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汀:建設萊州港“橋頭堡” 做大臨港產業
煙臺有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兩大國家級戰略疊加地的優勢,省人大代表、煙臺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江汀在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萊州打造為煙臺融入黃三角的“橋頭堡”,以萊州港建設為契機,煙臺盡快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區。

省人大代表、煙臺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江汀在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
大眾網濟南1月29日訊(記者 張帆 姜洋)煙臺有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兩大國家級戰略疊加地的優勢,省人大代表、煙臺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江汀在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萊州打造為煙臺融入黃三角的“橋頭堡”,以萊州港建設為契機,煙臺盡快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區。
萊州要打造濱海500平方公里臨港產業主陣地
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兩大國家級戰略規劃中,萊州市作為兩區疊加的區域,占有著不一樣的優勢。 張江汀告訴記者,今后,萊州市要以濱海500平方公里臨港產業區為主陣地,加快打造煙臺融入黃三角的“橋頭堡”。以萊州港建設為契機,煙臺要盡快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力爭到2016年建成億噸港口,并且突破發展臨港物流業、臨港加工制造業和電力能源產業,爭取到2016年臨港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此外,煙臺還將以山東黃金集團為龍頭,加快總投資350億元的山東黃金精煉工業園、黃金博物館、科技研發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黃金精深加工、黃金旅游開發等相關產業,拉長拓寬產業鏈條,爭取到2016年,使黃金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
經濟發展必須重視生態建設,人不敢喘氣就談不上幸福
在與記者談到環保問題的時候,張江汀說,煙臺在生態文明上做得比較好,2011年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規劃了一個生態文明示范區,橫跨七個區,面積1500多平方公里。煙臺連續三年獲得山東省環境保護工作一等獎,成為首批全國環保模范城市。
張江汀介紹說,“十一五”期間,全煙臺用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的投入達到600億元,是“十五”時期的兩倍多,從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深入實施各類環境保護工程,讓老百姓喝上干凈的水、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
“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否則人連大氣兒都不敢喘,就談不上幸福。只有把發展方式調好、產業結構調優,不斷地科技創新,才能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張江汀說,最近一段時間,市民對空氣質量非常關注,PM2.5更是大家經常談論的話題,煙臺近年來特別重視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實施更加嚴格的機動車尾氣、工業廢氣排放標準,對建筑揚塵進行專項治理,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質量監測體系。
責任編輯:馬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