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打造經濟升級版 能耗降下去產業輕起來
能耗降下去、質量效益升上來,山東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統計顯示,在“十一五”期間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2.09%的基礎上,“十二五”頭兩年這一數據又分別同比下降3.77%、3.66%,走在了全國前面。
本報濟南訊 以前,呂鳳奇最擔心政府部門循著煙塵過來檢查,由于設備和工藝跟不上,水泥生產不可避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環保問題。現在,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鄰居”冒黑煙,“我們不冒了,但鄰居冒黑煙可能讓別人懷疑到我們頭上,那實在太冤枉了”。
呂鳳奇是棗莊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轉型升級讓他所在的這家水泥企業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傳統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轉身成為以建筑垃圾為原料的資源循環利用企業,不僅產值提高了近1倍,能耗更是降低了20%。
能耗降下去、質量效益升上來,山東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統計顯示,在“十一五”期間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2.09%的基礎上,“十二五”頭兩年這一數據又分別同比下降3.77%、3.66%,走在了全國前面。
世界產業技術革命風起云涌,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歷史潮流。山東的決策者清醒地認識到,鳳凰涅槃、騰籠換鳥,打造經濟升級版,必須順應發展潮流,符合產業發展規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讓能耗降下去、產業輕起來、業態新起來。
重化工業曾經是山東經濟的主力軍,一提山東工業,很多人就想到了鋼鐵、水泥、電解鋁,F在,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重化工業,以商業模式創新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不少人已經改變了對山東的老印象。橡膠產業,這個昔日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變成了生態產業。在青島橡膠谷,貿易、技術、人才聚集,信息、文化、服務交流匯集一堂,這兒甚至有全球天然橡膠的定價權,哪兒還有重化工業的影子?
重工業不再沉重,新型業態則分量更重。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文化產業等業態在山東蓬勃發展。濰坊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只有短短十二年的時間,至今已申請專利1600余項,參與了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訂,在聲學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服務業之“短”,一直是山東產業結構之“痛”。拉長“短板”,我省出臺加快服務業發展“30條”,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好客山東”、濟南陽光大姐、臨沂商貿城等一批服務業品牌叫響全國。從全省來看,人的心態更活泛了,創業創新的多起來,經濟發展的活力更足了。
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繼續起到領頭雁、火車頭作用,中央領導對山東轉型升級寄予厚望。面對繁重任務,山東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必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原標題:能耗降下去 產業輕起來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淄博是老工業城市,淄川則是淄博的縮影:“兩高一資”企業多,省、市重點監控的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就有86家,都是“煤老虎”、“電老虎”。高峰時,山東約1/3的水泥產能在淄博,其中80%在淄川;占淄博工業能耗1/7的建陶行業,80%也在淄川。
山東完備的工業產業體系讓兄弟省市羨慕,但也有初級產品比重高、產業鏈條短、產能過剩等一系列難題待解。面對市場、資源、環境等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山東工業如何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找服務就找陽光大姐”已成為許多市民的第一選擇。她們引入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家政服務員,不僅會打掃衛生,還會美化居室;不僅會帶孩子,還會早期教育。目前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員20000余人,各項經濟指標多年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截至上半年,全省登記的土地流轉面積達1283.2萬畝,占家庭土地承包經營面積的13.9%。土地流轉,離不開新型經營主體。當前流轉土地的不外乎種養大戶、合作社、企業幾個主體。而新型經營主體的壯大,離不開改革支撐。
橡膠業是青島的傳統優勢產業,但與全國一樣面臨著“大而不強”的現狀。推動一個行業由大變強,單靠一家企業是無法做到的,橡膠谷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橡膠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焱眼里,橡膠谷是一個老城區重新發現自己的故事,更是對“騰籠換鳥”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