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必須回歸“育人”的教育本質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要推進素質教育,關鍵是要矯正教育的方向,讓教育全面回歸到育人的本質上來。同時,他對應試教育帶來的危害深感憂慮。他呼吁,對不執行和破壞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應“零容忍”。
大眾網北京3月10日訊(特派記者 姜洋)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要推進素質教育,關鍵是要矯正教育的方向,讓教育全面回歸到育人的本質上來。同時,他對應試教育帶來的危害深感憂慮。他呼吁,對不執行和破壞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應“零容忍”。
張志勇表示,雖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得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標準;義務教育法、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要求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未成年保護法以及國家關于素質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均要求,不能加重學生課業負擔,要保障學生的睡眠時間。
但殘酷的現實卻是“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張志勇認為,如果教育是為了升學而辦,而不是為培養人而辦,那么教育在培養人上、在方針貫徹上就出了問題。所以德育就被邊緣化了,動手實踐能力也被邊緣化了,創新精神也被邊緣化了。
“應試教育仍在大行其道,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固然有各地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政績觀沒有轉變,影響素質教育實施的體制機制障礙沒有割除,全社會推進素質教育的共識沒有形成的原因。但不能不說,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對此,張志勇建議,對教育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人應按照法律法規的相應規定和法定程序,進行相應的責任追究。各級人大、紀檢監察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嚴格教育執法,對各種教育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人進行法律和行政問責。
本文相關新聞
熱點圖片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