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顧英子:建生態文明村 領村民致富路
14日上午,天氣有些悶熱,但無棣縣柳堡鎮箭里村街道上一派熱火朝天景象,來自濱州市外僑辦的“第一書記”顧英子正在帶領村民修路。在顧英子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村里的試驗田,“試驗田一共是50畝地,25畝種的蓖麻,25畝種的高粱,中間還夾雜種著白蠟”。
顧英子(女)和村民一起在試驗田討論蓖麻生長狀況
箭里村正在修路
大眾網濱州5月14日訊(記者 陳帥)14日上午,天氣有些悶熱,但無棣縣柳堡鎮箭里村街道上一派熱火朝天景象,來自濱州市外僑辦的“第一書記”顧英子正在帶領村民修路。自她來到后,村里修了路,建了健身廣場,做了綠化,蓋了書屋,成為市里的生態文明村。
在村里,記者看到正在施工的道路兩旁全都種上了樹木,非常整齊,道路兩旁的溝也都硬化。顧英子介紹到,現在村籃球場和健身廣場已經全部建成,連通村里兩條主要街道的9條胡同也預制完成,街道兩側鋪磚近4800個平方。目前,已經栽植了薔薇2.4萬株、鳶尾2000株、白蠟1500棵、柳樹200多棵,基本實現了村莊道路、房前屋后綠色覆蓋,“咱箭里村現在是市里的生態文明村,咱市外僑辦今年也被評為全市生態文明村建設先進單位。”顧英子自豪地說道。
隨后來到道路施工現場,村民劉大哥就向記者說起了村里的變化,現在咱村里比以前干凈了,也漂亮了,和城里一樣村里也有了路燈,“你看咱村修的路寬是6米,我見的別的村基本上都是4米、5米,而且咱這個路面鋪的混凝土也比一般的路要厚一些。”等到路修起來,出行就更方便了。
在顧英子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村里的試驗田,“試驗田一共是50畝地,25畝種的蓖麻,25畝種的高粱,中間還夾雜種著白蠟”。在種蓖麻之前,單位領導和我去淄博考差了好多次,蓖麻這個東西非常好,可以煉油也可以做藥材。關鍵是適合箭里村這邊的土地,抗鹽堿性強。只要是產量沒問題,銷路應該是非常好。這邊種的高粱也是抗鹽堿,產出來之后直接有一些工廠收購,不愁銷路。只要試驗田成功,村里便可以大面積的種植蓖麻和高粱,就可以直接迅速的提高農戶經濟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盡早幫助箭里村實現脫貧致富。
據了解,到箭里村任第一書記這400多天以來,顧英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基層摸情況,88戶農戶逐一進行了走訪,重點的農戶都走訪了兩三次。為提高農民致富的智力水平,還積極協調爭取北京書商無償捐贈3萬余冊農村科普讀物,建立起了全鎮第一規范化的農村書屋,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劉寶才